虎林老饭店——林达饭店

柳子涵吖 2025-02-23 08:59:15

八十年代末的虎林县城西边,有个不起眼的小饭店在工厂围墙豁口处开了张,门前搭着两块木板当桥,让人走过臭水沟,里面黑咕隆咚的只能摆四张桌子,可这地方硬是让老板娘孟广芬给经营红火了。

饭店刚开始的样子确实够寒碜的,围墙上开了几个窗户往外看,后院开个大门给人走,屋里地面低了好多,踩上去像是要掉到什么地方去似的。

工厂那些食堂师傅都说这地方不会有人来,可孟广芬心里头明白,只要菜做得好吃,价钱实在,就不怕客人不来,反正这年月大家都不讲究吃饭的地方。

头几天开业,饭店里就飘出酱猪手的香味,这菜在当时可不便宜,一盘要16块钱,但是肉炖得软烂,皮脆肉糯,胶原蛋白化在嘴里跟果冻似的。

酱粉条倒是便宜,可架不住味道正,汤汁浓郁,粉条软糯有韧劲,配上自家炸的辣椒油,那个味道让人吃了还想吃。

孟广芬不光会做生意,还特别会来事,看见老主顾来了,马上就能叫出名字,问问家里老的小的,聊聊厂里的事情,弄得跟多年的老朋友似的。

饭店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加盖了六间雅座,这下能办酒席了,不少人家办事都往这跑,就连工厂领导也经常带客人来吃饭。

这个偏僻角落慢慢热闹起来,路上的行人多了,附近的房子也多了,连带着几家小店也开了起来,倒真让林达饭店给带活了这一片。

孟广芬年轻时候是扬州支边知青,五八年就来了虎林,在八五一农场干过不少活,种地、接电话、教书,后来调到招待所当会计。

当时招待所东家换了好几回,从县里到林管局,再到工程公司,最后给了铸造厂,名字倒是一直没变,还叫林管局招待所。

八十年代初,工程公司想给职工子女解决工作,就在火车站附近盖了栋楼,取名叫完达山汇宾楼,孟广芬从会计升成了经理。

楼是工人们一砖一瓦搬上去盖的,大家天天挑着材料爬跳板,累是真累,但心里都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干的是大事业。

孟广芬在汇宾楼干得不错,等到九二年林达饭店要找承包人的时候,铸造厂就找上了她,觉得她最合适。

一家人都上阵帮忙,老公李新志从交警队退休后来炒菜,女婿李喜军也来帮忙,女儿李莹更是样样能干,从买菜到上菜都行。

后来又收了个徒弟叫史存杰,是个农村来的孩子,在灶上干了几年,手艺越来越好,成了饭店的主厨,这人后来在虎林餐饮圈里也算小有名气。

孟广芬做生意有一套自己的道理,她说做饭店得想着长久,不能光想着赚眼前的钱,一定要让客人觉得值。

那时候一般饭店都要赚五六成利润,她就定了个规矩,利润不能超过三成,宁可多卖点,也不能太贵了让人吃不起。

这么一来生意更好了,每个月能进账一万多,年底能赚将近四万,要知道那会儿普通工人一年才挣一千多块钱。

饭店从早到晚都是人,有些人找不着位子还要等,慢慢地大家都管孟广芬称呼里头带着亲切劲儿。

等到九八年,饭店换了地方,在铸造厂家属楼东边开了个新店,面积有一百六十多平米,装修得敞亮,还能打电话订餐。

到了零八年,孟广芬上了年纪,家里人劝她歇着,她才把这干了十七年的饭店关了,可这地方早就成了虎林人记忆里抹不掉的一笔。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