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婆婆在我家养老,我发现:不与她共情激发内心善意,更好相处

孔伷情情 2025-04-10 22:28:38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跟老人居住,不是不孝顺,而是心里总有些发怵,吃不消老年人的挑剔。

深以为然!婆婆是个脾气硬的老人,从不会柔声说句“谢谢”和“麻烦了”的话语。

婆婆认知里,伺候她是子女的本分,哪怕半夜她想起点啥,喊谁必须立刻到床边。

记得五年前,婆婆刚到我家,伴夜想吃手擀面,我和老伴早躺下了。

她在房间里喊了几声:老三(我老伴小名)。

老伴磨蹭着,以为不理就算了,没想到,婆婆摔东西,弄成好大动静。

第二天左邻右舍询问我家半夜咋了,老伴也被婆婆折磨的痛不欲生。

在婆婆心中,她就是家里的最高权威,儿子儿媳必须随叫随到。

若子女敢不听从她的要求,就是大逆不道,是不孝之子。

有啥委屈,子女就得憋着,忍着,到最后,婆婆还跟几个姑姐说我不懂事。

后来,无意识看到一句话:“不要跟老人共情,而是要激发老人内心的善意。”

说到底,就是让老人有同理心,觉得自己对子女还有价值,是个有用的人。

我慢慢琢磨其中的意思,又上网查找资料,原来,老人之所以跟子女折腾。

不过是为了引起子女的关注,还有就是内心被需要的改变。

等我婆婆又在饭桌上挑剔老伴做的饭菜,我跟婆婆说:这需要您亲自指导才行。

我把年轻时到婆家吃的几样菜,逐一回味一番,最后跟婆婆说,还是她做的好吃。

婆婆居然第二天,早早地起来,蹑手蹑脚地在厨房做早饭。

我还听到婆婆跟我老伴说,你不能轻点,小娟(我的小名)还没起床呢!

老伴回房间,跟我比划着,小声说: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妈主动给做早饭了。

我偷摸地捂嘴笑了,原来还真是这样,言语真能改变一个人。

老人不需要你跟她共情,不需要你理解他们过去的苦日子。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被理解,被子女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个有用的人。

经过几次验证,我发现,婆婆不仅脾气有所收敛,还对我和老伴也有了笑容。

有时,老伴不愿让婆婆做事,或者看不上婆婆干的活。

我就会背着婆婆告诉老伴,不要这样打消婆婆的积极性。

更不要指责婆婆干的活不好,老小孩,老小孩,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当子女适当跟老人示弱时,老人觉得自己还为子女出力,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不需要刻意讨好老人,而是找到适当时机,表现出需要老人的帮助。

比如,我每次熬鸡汤,我都会虚心请教婆婆,如何熬制出清香又不油腻腻的汤。

老伴说我是耍心机,斗心眼。我说这叫相处的智慧,不是我偷懒,而是让婆婆开心。

70多岁的老人,能自理,还能在厨房给儿子儿媳准备出早饭,做几个拿手小菜。

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运动,又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看到我们给她点赞,她也开心。

婆婆这代女人,经历太多的变故,吃过苦说不清,但也享受到美好时代的幸福。

她们勤俭持家,过惯了吃苦耐劳的日子,凡事都以子女为重。

婆婆特有一种牺牲精神,看谁爱吃什么,总给别人留着,自己也喜欢吃,但忍着不吃。

发现这个后,我总是变着花样地跟婆婆说,这个我已经吃腻了,现在不想吃了。

然后,我就把婆婆爱吃的都给放到她房间里,她也就心安理得地吃了。

婆婆这代人,刻在骨子的善良,还有对家庭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子女长大成人,生活条件好了,不再需要婆婆牺牲自己,帮忙做啥。

婆婆会觉得自己没用了,总爱把”老废物“挂在嘴边,而我给她找点事做。

她反而不再唠叨,不再挑剔,以此来跟子女刷存在感,婆婆有更多的被需要的快乐。

人老了,子女越是逆来顺受地同情他们,他们越是得寸进尺地折腾你,知道你不需要她。

当子女越是跟老人讲道理,老人越会跟你倔强抵抗,甚至做出些让意想不到的事。

很多子女看到父母这样,都认为是父母的过错,是为老不尊的行为。

其实,是子女理解错了父母,只有让父母重新感知到”我还有用“的感觉。

他们才会愉悦地享受这份晚年的幸福,就跟我们年轻人一样,不被需要很难受的。

我就是这样,跟婆婆相处了五年,从以前的剑拔弩张,到如今的如沐春风。

老伴说我耍滑,说我自己懒惰,还说我心眼多,就为使唤婆婆。

可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确实做到了亲如母女,平时还能相互开玩笑。

上次大姑姐来我家,看我站在厨房边上,看着婆婆忙碌。

脸色一下子就掉下来,推了我一把,说有些人就是懒,用话语哄老人。

我也不生气,走到婆婆身边,给婆婆嘴里塞了一块她爱吃的蛋糕。

姑姐想对我发火,被婆婆及时给制止了,说我这样做,让她很开心。

其实,我这样做不是”哄骗“婆婆给我干活,而是给婆婆找到价值感。

老年的体面和尊严,不在于子女的言听计从,而在于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和谐相伴。

老伴现在对我这样的做法,不再挑三拣四,反而跟别人说我特孝顺。

78岁的婆婆如今能自理,还跟着我一起到广场打太极拳,很多人羡慕她。

婆婆自豪地说:我家儿媳好,让我感受到晚年的幸福,我还能给他们做早饭呢!

每次婆婆这样说,我都亲昵地挽着她,笑嘻嘻把脸凑过去,亲一下,她用手打我。

人与人之间不在于共情,而在于理解,包容,体谅,接纳,给予对方发挥自己的机会。

对此大家说我这样做对吗?是我”哄骗“婆婆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孔伷情情

孔伷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