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以打促谈”谋求更大利益,美俄联手瓜分乌克兰已成既定事实

暴龙将领 2025-02-23 09:58:41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20日表示,俄美决定就乌克兰冲突的所有相关议题重启对话,但同时强调,对于任何派遣欧洲部队进入乌克兰执行潜在维和任务的提议,俄方都无法接受。目前俄军已经攻入乌克兰的苏梅州,在俄美召开谈判的前提下,俄军此次大规模进攻颇有边打边谈的意味。此外,国际社会普遍怀疑俄美私下会谈,有可能会达成某些见不得人的协议。在欧洲当前无法形成合力的情况下,俄美如果达成默契很有可能会瓜分乌克兰,我们将根据以上问题展开细致分析,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俄军大规模进攻苏梅州的战略意图与积极因素分析!

首先俄军此次再度攻入乌克兰苏梅州是为了争夺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俄军通过控制苏梅州边境地区,切断乌军苏贾集团的主要补给线,意图包围并歼灭乌军精锐部队,迫使基辅在谈判中让步。此举不仅巩固了俄军在库尔斯克州的战果,还为后续建立“安全区”提供了战术基础。此外,俄军攻入苏梅州是想达成资源与经济控制的目的。苏梅州是乌克兰工农业核心区域,化工、能源等产业对乌克兰经济至关重要。俄军控制如果能该地,或者说能够搅乱苏梅州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便可削弱乌方战争潜力,同时获取战略资源。另外,苏梅州的能源基础设施(如电力供应)被切断后,俄方可借此强化对乌克兰及欧洲能源市场的间接控制。

在美俄已经私下会谈的情况下,俄军攻入苏梅州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获取政治谈判筹码。俄军攻势凌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普京想“边打边谈”的策略。俄方想要通过军事施压,试图在谈判中强化对乌克兰中立化、领土划分等议题的议价能力。再者就是攻入乌克兰本土可以极大程度的瓦解乌军士气!俄军专家预测,苏梅州的包围可能标志着库尔斯克州乌军的“末日”,基辅精锐部队的损失将进一步削弱乌军战斗力。从地理上看,苏梅州距离基辅仅350公里,俄军在此建立缓冲区可直接威胁乌克兰首都基辅,并可以迫使北约重新评估军事介入的风险。

除了上述积极因素外,俄罗斯攻入苏梅州也是在响应舆论战与巩固普京自身内部基础。俄方强调其行动是“自卫”,其目的是在回应乌军此前对库尔斯克州的“入侵”,以此争取国际社会对军事行动的默许。还有就是普京期望通过展示军事胜利,提振国内民众对战争的容忍度,并积累政治资本。

二、莫斯科拒绝欧洲派兵的深层考量!

对于俄罗斯来说,之所以选择和乌克兰开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战略缓冲区,如果在俄乌停火之后,欧洲派兵进入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场仗等于白打!所以莫斯科拒绝欧洲派兵的第一考量就是画下主权与地缘的红线。俄方视欧洲维和部队为北约介入的变相形式,这可能威胁俄边境安全,破坏其“缓冲区”战略。

此外,在拒绝欧洲派兵一事上,俄罗斯也有小心思。俄方想要通过拒绝欧洲介入,来分化欧美同盟,削弱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话语权,俄罗斯就有机会和美国单独谈判,在乌克兰问题上,美欧本就间隙过大,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拉拢美国撇开欧洲的情况下进行谈判,那么美欧关系势必会进一步分裂。或者说,排除欧洲干预后,俄美私下协议更易达成,莫斯科可以通过双边谈判规避多边框架的复杂性。此外俄罗斯拒绝欧洲派兵也有基于避免冲突升级的考量。欧洲军队若进入乌克兰,很有可能会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对抗,莫斯科需要避免战争扩大化。

三、俄美可能达成的潜在协议内容!

1. 乌克兰中立化:

美方默许俄罗斯对乌东地区的实际控制,换取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或欧盟。

2. 军事援助限制:

美国或同意限制对乌军援规模(如远程武器),俄则承诺暂停对基辅的全面攻势。

3. 能源与制裁交易:

俄罗斯可能以恢复对欧洲能源供应为条件,换取美国放松部分经济制裁。

4. 领土调整默许:

美俄或默认以第聂伯河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俄控制乌东工业区,美保留对西乌的影响力。

5. 情报与反恐合作:

双方可能秘密协调打击极端势力,以“反恐”名义划分行动区域。

四、欧洲分裂背景下俄美瓜分乌克兰的可能性与利益分配!

欧洲虽说已经成为全球一极,但欧洲内部很难统一。之所以美俄能够甩开欧洲私下进行进出谈判,很大原因就是欧洲内部分裂严重。若欧洲无法形成统一立场,俄美可能通过协议实现乌克兰事实上的“分治”,如果说要分乌克兰这块蛋糕,那么俄罗斯首先能够得到的是:可以巩固对顿巴斯、克里米亚及苏梅州等地的控制,建立符合俄方利益的战略缓冲区,其次俄罗斯可以获取乌东工业资源,强化对黑海沿岸的经济影响力。有了以上支持,俄罗斯可以削弱北约东扩势头,重塑东欧地缘格局。

特朗普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总统,其更注重实际利益。俄美如果甩开欧洲达成协议,美国能够获得的利益也有很多。首先,美国可以避免战争长期化拖累自身全球战略,从而可以集中资源应对印太竞争。此外,可以通过与俄交易,达成控制西乌,维持对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目的。此外,如果美俄关系能够得到改善,那么美国可以用乌克兰“中立”来换取俄罗斯在伊朗、朝鲜等问题上的合作。

总的来说,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瓜分”其实就是两大势力范围在核心问题上的隐性划分,而非公开领土吞并。未来,欧洲的碎片化反应将加速这一进程,但国际法理与乌民众抵抗仍是主要障碍。不过航天君认为,未来若国际社会无法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多边谈判机制,类似的“牺牲小国利益换取大国妥协”的剧本还将继续重演。乌克兰的命运不仅关乎东欧的和平,更是对全球秩序能否超越权力政治、回归规则导向的终极考验。

0 阅读:11
暴龙将领

暴龙将领

欢迎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