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浙江“多”了一条河

浙江融媒体 2024-09-20 15:05:21

你有没有发现,浙江人的生活里,好像悄悄“多”了一条河。

说“悄悄”,是因为从地图上看,并没有什么改变,河,一直就在那里。

说“多”,是因为近些年来,这条河,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街谈巷议里、政府文件里。我们在《浙江日报》的历史报刊中查阅,从创刊至2008年的60年间,浙东运河一共出现了47次;2008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它出现在200多篇报道中。正是在2008年,浙东运河被纳入大运河的申遗范畴。

(梁湖四十里河,浙东运河其中一段。通讯员 马安琪 摄)

浙东运河,地理上,看似是中国大运河末梢的一条小尾巴,却是大运河南端得以入海的唯一出口;历史上,这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河水无声流淌不曾转向,人们的目光却转向了这里。最近,围绕这个越来越显眼的IP,绍兴市越城区更是一口气推出了一项延续至2030年的大计划——总投资390亿元,打造“河城共生”新画卷。

是什么让浙东运河越来越被看见?这条联通杭甬两座浙江最大城市、横贯千年绍兴的运河,还将流向何处?

(浙东运河边上正在修建的水驿。记者 朱银燕 摄)

这条河,故事太多

关于浙东运河,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齐欣曾有过一段回忆。

2006年4月,齐欣与众人一道登门邀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参与一场大规模运河考察。那时,关于京杭运河申遗的话题已经被屡屡提及。然而,被钱塘江横断在另一岸的浙东运河,其意义和价值还没有被人们所看见。齐欣在回忆中提到,在陈老家的一个时辰内,“大部分工夫都在目瞪口呆地聆听老先生训问我为何只考察京杭之间”。

浙东运河始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西起杭州西兴古镇,流经绍兴,东至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全线可以分为西兴运河、山阴故水道、虞甬运河、姚江、甬江等河段,全长239公里。

浙东运河的珍贵,陈桥驿有两句话,让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邱志荣印象深刻——

“我们的大运河除了通航作用,还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它是世界其它运河所不可比拟的!”

“浙东运河是大运河中保存最好的一段。”

文化与保护,这正是浙东运河如今持续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浙东运河的航道功能正在逐渐被替代,但是相较于过往,它却反而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中。这背后,是文化的力量——关于这条河,确实有太多故事。

你一定读过它的故事。当年,祝英台正是从故乡上虞丰惠镇乘船经浙东运河,前往杭州求学。而在宁波鄞县任职的梁山伯,也是沿着这条河,去上虞找祝英台的。

(运河边上的丰惠古镇。记者 朱银燕 摄)

你可能走过它的故事。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的河面上,用青条石铺就的古纤道连绵数里,似一条浮在水面上的“白玉长堤”。直到今天,人们还乐于走上长堤,拍照打卡,让这条古时行舟背纤、躲避风浪的通道,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景点。

你或许还品尝过它的故事。“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没错,酿造的千年黄酒,用的就是浙东运河的水。而且,还非它不可。据说很多国家也酿造黄酒,但是酿出的黄酒味道却和绍兴黄酒不同,究其原因,是水质影响着口感。

遑论萧山跨湖桥遗址、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小黄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大禹文化、虞舜文化……浙东运河太多的故事,值得你细细品味。

邱志荣研究了四十多年的浙东运河。他告诉我们,申遗的成功让运河的保护更加规范,高度也更加高,“以前是各部门独自保护,如今是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保护运河。”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浙江时,专门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指出,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那一天,浙东运河的文化价值,被画上了更加清晰的着重符。

(浙东运河东浦段。记者 朱银燕 摄)

这条河,正在改变

2500年的河水,淌过2500年的古城。

2500年的古老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到2030年总投资390亿元,提升浙东运河显示度、打造河与城共生新画卷,这是绍兴最新拿出的魄力。

390亿元投资一条河,到底投资了什么?到浙东运河边走一走,你会发现,从去年到现在,浙东运河已经有了变化。

在浙东运河文化园,陈列着浙东运河的前世与今生:东汉会稽郡太守马臻筑鉴湖,西晋贺循主持开凿西兴运河,将郡城与钱塘江、浦阳江等自然河道相沟通,浙东运河初具规模……

(运河边上的淡水鱼馆。记者 朱银燕 摄)

其中,最新的当属淡水鱼馆。150多种淡水鱼,从8月20日开馆以来,接待过上万游客,营业额21万元。文化园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文化园项目将文博、文创、文旅三大元素巧妙融合,构成了多维度的文化展示与体验平台。

漫步在离浙东运河文化园不远的黄酒小镇,你能见到古法制酒的匠人作坊,也有特调黄酒鸡尾酒的小酒吧,乃至以黄酒为主题的民宿等等。黄酒小镇作为运河“IP”的西段项目之一,将打造好它的文旅工程。

此外,水上航线也串联起来。绍兴越城把浙东运河文化园、黄酒小镇、迎恩门风情水街等节点地标以水上航线形式串联起来,创新开发运河茶市、运河诗会、画舫巡游等节庆活动。

(运河边上淡水鱼馆里的淡水鱼。记者 朱银燕 摄)

光有风景还不够,配上深厚的运河文化才能吸引游客。位于浙东大运河“精华段”的陶堰街道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早早开始谋划。去年,街道编制了一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浙江绍兴陶堰段)沿线保护整治方案,计划依托运河文化优势,激活沿线村落文旅资源,将整个街道打造成为承载运河记忆的“博物馆”。当然,这也是390亿元中的东段项目其中一部分。东段项目以皋埠集成电路片区和陶堰水乡风情为重点,将投资234.76亿元,打造新质产业集聚带、乡村振兴发展带。

总的来说,390亿元,包括“1+3+10”的实施路径。“1”即浙东运河共富带,“3”代表西段、中段和东段,“10”指的是十大重点工程,包含50个子项, 2024年计划投资39.24亿元。

(浙东运河东浦段。记者 朱银燕 摄)

这条河,挺有意思

举凡世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总会有一条河伴生。如多瑙河之于布达佩斯、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

在浙江周边,这样的河流也不少。秦淮河,见证了南京的历史沧桑,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还有最近的例子——苏州河。这条被誉为上海人的母亲河的河流,曾经有过几乎要被遗忘的岁月。上世纪80年代,苏州河因工业的发展,饱受污染。据统计,那时候,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日约为490万立方米,其中300万立方米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通过管道排入黄浦江、苏州河等河道,导致苏州河及其10余条支流终年黑臭。

经过数十年的整治、提升,如今的苏州河,污水早已不见踪影,断头河也被打通,更重要的是,周边被尘封的历史遗迹,也纷纷重现天日。苏州河再现的,绝不仅仅是水清岸绿,而是一条充满了文化景观的历史之河。

相较而言,一直被精心呵护着的浙东运河,或许有着更好的基础。邱志荣说:“我们的河道上有田野风光、也有古镇,更有着2500年的历史,包括大禹文化、兰亭文化、名人文化。”

(古纤道东关段。赵国良提供的老照片)

不止在绍兴,浙东运河流经的城市,都在围绕着它,打造更有标识性的历史文化景观带。

宁波以“出海风情,运河寻迹”为主题,打造十二景,将沿山大河两岸的田园产业、村庄、城镇中心区、水利文化等融于一线,展示了一条总长16.7公里的水上精品线,集江河文脉、归园田居、江南水乡为一体,重现百年商帮文化,激活千年以来的海丝海港文化主动脉。

在杭州,浙东运河的改变同样可感可及。生活在浙东运河衙前镇段官河边的汪小根,为了“防臭”,一度把依河而设的北门封了起来。如今,官河两岸郁郁葱葱,成了村里人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杭州高新区(滨江)的西兴古镇,是浙东运河的源头和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这些年,滨江通过举办“国际滨·西兴韵”文化周系列活动、“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摄影展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打响“国际滨·西兴韵”的文化品牌,传承和提炼古运河源头这一抹鲜明的“滨江记忆”。

长河牵起的不仅是文脉,还是人与人的交往。从2021年起,杭州、宁波,这两个处于浙东运河两端的城市便约定,交替举办“杭甬对话”活动。今年的活动上,两地更是签署了《杭甬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浙东运河上的“双子星”将继续共筑运河保护体系,共享运河遗产资源,推进运河城市活力迸发。

你看,一条浙东运河,正在杭、绍、甬三地,书写着互相关联,却各有特色的故事。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发现,浙江“多”出来的这条河,还挺有意思。

来源:潮新闻 执笔 朱银燕 杨一凡

0 阅读: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