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军大帐,在各路诸侯面前,袁绍和孙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他们先是言语相争,说话声越来越高,后来,二人怒而拔剑,随即他们身后的部将也个个掣刀拔剑,眼看就要血流当场了,众人只能赶紧劝架,可别真火并了,那不是让董卓笑话啊……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是亲密的合作伙伴。袁绍是18路诸侯讨董联军的主帅,孙坚是主动请缨的先锋——孙坚愿为袁盟主披坚执锐赴汤蹈火,袁绍倚仗孙先锋为大军奋勇开路,对他赞赏有加。
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翻脸了,为的是人人觊觎的传国玉玺。
董卓抵不过诸侯联军的猛烈进攻,放弃洛阳,挟持汉献帝逃往长安。临行前,他在洛阳杀人放火挖皇陵,大肆破坏一番。
董卓逃走,作为先锋的孙坚率先进入了洛阳,然后救火安民,打扫战场。
孙坚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到自己设于建章殿的临时大帐,此时繁星满天、明月璀璨。有人跑来说,将军你看,那边有五色毫光自井中升起,当有异物。
孙坚派人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出一个宫女的尸体,在她的项下,竟是一枚用朱红小匣装的玉玺。
在场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为之一震。
孙坚的部将、颇有见识的程普说道:这这,这是传国玉玺啊!
程普告诉孙坚,这就是大名鼎鼎、拥有无数传奇故事的和氏璧。被秦始皇得到后将之琢为玉玺,世代相传,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天命所归,是无价之宝。
随即程普恭喜孙坚,如今天意将玉玺归于主公,将来必成大业。此处不可久留,咱们赶紧回江东,图谋大事吧!
孙坚顿时激动不已,也欢喜不已。他对程普说,好,我明天就托病辞归。
可没想到,当第二天孙坚以生病为由向袁绍请辞时,袁绍却冷笑道,我知道你得了什么病,是传国玉玺的病吧?
孙坚大惊失色,袁绍怎么知道?自己昨天已经严令在场的将士谁也不准说出了啊!
但此时,他只能硬着头皮,假装听不明白:您这话从何说起啊?
袁绍淡定道,我们一起兴兵讨贼,玉玺乃国家至宝,你既然得到,自是要留在盟主之处,等我们诛杀董卓后,重归朝廷。你偷偷藏起玉玺带走,这是想干什么啊?
袁绍说得义正言辞、合情合理,孙坚无法反驳,只能咬牙不认:你凭什么说玉玺在我这儿啊?
袁绍说,你还要我说出来吗?我给你几个关键词,建章殿、枯井……想起来了吗?
孙坚继续抵赖:没有,我没有什么玉玺!
他被逼不过,干脆指天为誓:“吾若果得此物,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剑之下!”
这是自证清白的誓言,也是对自己的诅咒。就是现在这个科学民主的时代,人们轻易都不会发下如此毒誓。何况在那愚昧迷信的东汉末年,人们对自己的誓言、承诺无比看重的,尤其是孙坚这样有头有脸的人,既然发下如此毒誓,当然就没有玉玺了!
于是在场的其他诸侯都相信孙坚了,他们纷纷站在孙坚这边,劝袁绍说,文台(孙坚字文台)如此发誓,一定是没有玉玺了……
袁绍没想到孙坚这么狠,竟然宁可诅咒自己,也不肯交出玉玺。
他当即叫出了证人——这人正是昨夜在打捞玉玺现场的士兵,他与袁绍是同乡,是他连夜跑出来告密的。
孙坚毒誓也发了,此时见到证人,知道必然说不清了,他干脆拔出了剑,想直接灭口了事。
袁绍随即也拔剑,保护证人。
孙坚部下、袁绍部下跟着剑拔弩张,在中军大帐对峙起来。
在其他诸侯的劝说下,这场对峙最终没有演变成流血火并。
袁绍知道诸侯们大约更相信孙坚,毒誓的迷惑作用太大了!他若是强留孙坚,没准多数人都会反对他,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坚带人离开了。
如果不是因为玉玺的巨大诱惑,想来孙坚也不会发下这样诅咒自己的毒誓。但毒誓既已发下,孙坚就不在乎应验不应验了。
不久,当奉袁绍之命阻拦他的荆州刺史刘表,再次向他提及传国玉玺时,他毫不犹豫、再次赌咒发誓说“吾所有此物,死于刀剑之下!”——孙坚是破罐子破摔了。
一年后,孙坚在与刘表交战时,中计被围,果然死于乱箭之下,那块传国玉玺传到了长子孙策手中。
鬼神之说固然不可信,但誓言也实在不可轻许。
孙坚死后,继承了他部队的儿子孙策虽然英勇善战,却无法自立,不得不托庇于袁术门下。最终,孙策以传国玉玺做抵押,向袁术借了兵马,才打下了吴国的基业。
再然后,他也被刺而死——也许是应验了孙坚的第二次诅咒?碧眼儿孙权坐领江东,没有了传国玉玺,他终于开创了吴大帝的时代……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秦丞相李斯用篆文刻在传国玉玺上的字,象征着天命与久远。于是,它成了无价之宝,激起无数人的欲望与野心,引起无数人的觊觎与争夺,见证了无数次的争夺、杀戮与血腥。
孙坚不惜诅咒自己也要得到的传国玉玺,终于也没能护佑他,只为他的儿子们铺就了立国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