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军的韧性:美军B-2和双航母打击下,胡塞武装为何屹立不倒?

云端雅士 2025-04-04 07:14:15

在硝烟弥漫的2025年中东,一场“拖鞋与钢铁”的较量正在上演。

美军B-2幽灵战略轰炸机、双航母战斗群,这些代表着现代军事力量巅峰的武器,却在一个名为“拖鞋军”的武装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支装备简陋,甚至穿着拖鞋作战的胡塞武装,究竟是如何抵挡住美军狂轰滥炸的呢?

2025年3月,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发动了猛烈的空袭。

B-2轰炸机从迭戈加西亚岛上的空军基地起飞,双航母战斗群在红海游弋,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倾泻而下。

美国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甚至公开表示,正全力追踪胡塞武装领导层,准备实施“斩首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标,直指胡塞武装的核心人物。

与以往象征性的反击不同,美军似乎决心彻底清剿这支让他们头疼的武装。

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胡塞武装却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他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美军的打击。

以色列多地拉响防空警报,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弹道导弹被拦截,碎片散落在以色列中部地区。

3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进行了14次轰炸打击,投下超过一百多枚精确攻击弹药。

但就在空袭后的第二天,胡塞武装的火箭弹依然射向红海上的美军航母。

3月30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宣布,他们用导弹和无人机对美军航母编队发动了本月第十次袭击。

胡塞武装的反击如此迅速,这与他们的战术和战略密不可分。

他们没有固定的基地,80万武装人员分散在也门北部山区,90%的军事设施深藏地下,即使是美军的钻地弹也难以将其彻底摧毁。

美军在3月26日试图斩首胡塞导弹专家,但48小时后,其接替者就通过加密电台和地下隧道指挥了新一轮袭击。

当美军加强对通讯设备的侦察时,胡塞武装则转向使用传统的人工通讯方式。

这种灵活的应对方式,让美军难以有效打击胡塞武装的核心力量。

胡塞武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也门北部的一个胡塞部落。

该部落信仰什叶派分支宰德派,与也门政府长期存在矛盾。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胡塞武装趁势崛起,成为反政府武装的核心力量。

起初,他们装备简陋,依靠改装皮卡和轻武器进行游击战,“拖鞋军”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虽然装备水平有限,但胡塞武装的地面实战能力却不容小觑。

2016年,他们成功袭击了沙特的军事基地。

此后,他们频繁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沙特、阿联酋甚至美国的目标。

专家分析认为,胡塞武装的导弹技术主要来自伊朗,尽管伊朗官方予以否认,但种种迹象表明,伊朗是胡塞武装的重要盟友。

伊朗提供的武器、训练和军事顾问,增强了胡塞武装的战斗力,也使其成为伊朗在中东地区牵制沙特和美国的重要棋子。

沙特曾多次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对胡塞武装发动地面进攻,但收效甚微。

2025年,沙特与伊朗达成和解,并开始与胡塞武装进行和平谈判,地区局势有所缓和。

但这并未影响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的冲突。

3月18日,以色列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彻底点燃了胡塞武装的火药桶。

在美国向红海增派第二艘航母“卡尔·文森号”进行威慑时,胡塞武装反而在同一天向美军航母和以色列国际机场发射导弹。

胡塞武装的战术背后,是精明的经济账和战略考量。

美军2025年3月在也门的军事行动耗资巨大,而胡塞武装的袭击成本却相对低廉。

胡塞武装用低成本的自制无人机和改装导弹,迫使美国发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拦截导弹,甚至还通过扣押商船获得赎金。

此外,胡塞武装还善于利用西方舆论,将“航母遇袭”包装成“美军神话破灭”的证据。

这场冲突的本质是一场“错位战争”。

美军追求的是彻底消灭对手,维护其军事霸权的形象,而胡塞武装的目标则是生存下去。

胡塞武装的顽强抵抗,让美国陷入困境。

美军炸得越狠,胡塞民众的支持率反而越高。

美国原计划从中东抽身,现在却被胡塞武装拖在红海。

未来,胡塞武装的“超限战”是否会升级?

美以是否会继续依赖军事实力,忽视“加沙问题”这一根源?

中俄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场“拖鞋与钢铁”的荒诞剧,将如何收场?

0 阅读:4
云端雅士

云端雅士

云端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