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连升三级,官至副国级,一生清廉,哥哥开商店,儿子货车司机

哈皮的高高 2024-12-06 12:47:07

前言

他出生在革命老区的山村,家境清贫,但志存高远,43年的从政生涯里,他从一名基层干部一步步走到副国级的领导岗位,留下了无数让百姓受益的实事。

然而他的哥哥却只是一个经营小卖铺的普通人,他的儿子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这种巨大的反差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家庭教育和个人信念?

带领贵州好起来

1998年,钱运录调任贵州,担任省委副书记兼代省长,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在当时却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全省约300万贫困人口,经济长期滞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许多村庄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钱运录一上任就直面问题,开始了他的“贵州脱贫攻坚战”。

钱运录到贵州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召开大规模会议或发表雄心壮志的讲话,而是用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全省的所有市县。

他每天早晨五点多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访一个个村庄,与基层干部和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需求。

调研中,他发现,许多村民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孩子们赤着脚在泥泞的路上奔跑,他坐在破旧的木凳上,与村民拉家常,耐心倾听他们的苦衷和期望。

钱运录深知,要想脱贫,必须找准问题的症结,他发现,贵州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所导致的制约。

他意识到,只有打通交通瓶颈,才能让更多资源流入贵州,让百姓的农产品走出大山,为此,他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贵州的地形复杂,山地众多,修路困难重重,但钱运录并没有退缩,他要求工程队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在他的推动下,贵州启动了“村村通公路”计划,每年修建和改造1万里道路,到他离任时,贵州几乎实现了全省村村通公路,这一历史性突破极大改善了偏远地区的物流和人员往来。

与此同时,钱运录着手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他敏锐地看到了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例如茶叶、药材以及水力资源。

在他的倡导下,贵州加入了“西电东送”计划,建设多个水电站,将能源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

这不仅为国家能源供应作出了贡献,还为贵州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他让贵州的经济实现了“造血式”增长,而不仅仅是依靠外部的扶贫资金。

在那个以GDP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年代,钱运录却有着超前的环保意识,他坚持认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议大规模开发贵州的矿产资源,以迅速拉动经济增长,钱运录却果断否决了这一提议,他强调:“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不能把子孙后代的路堵死,”

他坚持要求所有开发项目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同时大力推进生态保护项目,使贵州的绿水青山得以保留。

钱运录的生态理念为贵州带来了双赢的局面,一方面,绿色产业的引入让百姓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另一方面,贵州的自然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为后来的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钱运录在贵州的七年里,始终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他几乎从不接受个人专访,不让媒体过多报道自己的成绩,而是让聚光灯更多地照在基层干部和群众身上。

他认为,真正改变贵州命运的,不是某个领导,而是全体贵州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钱运录展现出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温暖和责任心,有一次,他在调研时遇到一位失学的女孩。

女孩的家庭因父母去世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姐弟三人只能靠年迈的奶奶维持生活,钱运录亲自资助了她的学业,并为她申请了更多的社会援助,这只是他无数暖心举动中的一例。

钱运录的努力为贵州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到他离任时,全省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贵州真正融入了全国经济的“大循环”。

他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稳中见进”的实惠,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他的成功背后也伴随着个人的严格要求。

那么他究竟为何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还是说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故事?

从山间少年到国家栋梁

钱运录出生在湖北大悟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这里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但在他出生的1944年,这片土地除了红色的革命精神外,更多的是贫瘠的土地和破旧的房屋,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贫困的家境并没有压垮这个家庭的希望,他的父亲尽管一生务农,却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家里的光景再紧巴,也要供孩子们读书,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钱运录,他很小就喜欢读书,趴在煤油灯下读《三国演义》的故事是他孩提时代最快乐的时光。

他不仅学习好,还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喜欢画画和唱歌,常常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中活跃,为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但钱运录的志向不止于此,少年时期的他特别喜欢军装,总梦想着有一天能像革命先辈那样,穿着军装保家卫国。

他甚至为此立下了自己的目标——高中毕业后去考军校,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意外,他没有进入军校,而是收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面对这张通知书,他陷入了两难,一边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军人梦,另一边是难得的求学机会,他犹豫了许久,最终听从了父亲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了读大学。

他认为,虽然不能穿军装上战场,但通过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大局观和责任感,后来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石。

大学里的钱运录是个异于常人的学生,他并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他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通过大量的调研报告展现了对国家经济和民生的深刻见解。

1965年,钱运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刻,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要用所学的知识和党的信念,为百姓谋福祉。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老家大悟县的三里公社锻炼,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农村的贫穷和落后。

公社里的路是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村民们的房子大多是土坯房,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钱运录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退缩,而是扎根在农村,与乡亲们一起下地劳作,挑水修路。

他利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教村民们如何科学种田,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

这一阶段的基层经历,让钱运录彻底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真正含义,他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很快被提拔为县委宣传部的干部。

之后,他在汉川县担任公社书记,逐渐从一个基层干部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方管理者。

然而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成长上,他特别注重培养年轻干部,无论是公社书记时期,还是后来担任更高级别的职务,他都始终关注如何为党培养一批接班人。

他曾提出,干部培养不能只看年龄,而要看能力、看忠诚、看是否真心为百姓做事,在他的努力下,不少当年被提拔的年轻干部后来都成了地方的中坚力量。

并且他在贵州任职期间,家乡的亲属曾多次请求帮忙谋求工作或便利,却无一例外被他拒绝。

这种对家人近乎冷漠的态度,甚至让部分人感到不解,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甘愿牺牲与家人的亲近,也要坚守廉洁的底线?

廉洁家风的时代典范

钱运录的从政生涯中,最令人称道的或许并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对家人“冷漠”背后那份难以撼动的原则。

在许多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善良又温和的人,但面对家人,他却显得异常严格,甚至严苛,他的家风清正廉洁,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钱运录的哥哥钱运吉是供销社的一名售货员,即便钱运录已经升至副国级,哥哥却仍然在乡下经营着一间不起眼的小卖铺,靠每月几百元的退休金维持生计。

有一次,侄女考上大学后来到贵州看望他,希望他能帮忙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补贴家用。

然而面对这个再平常不过的请求,钱运录却不为所动,他直言:“工作要凭本事争取,不能用我的关系走捷径。”

侄女失望而归,但这个决定,也让家人更深刻地明白了他的底线,这种严格的家风并不只限于兄弟姐妹,对他的子女和孙辈,他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他的长子钱进,仅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从未因为父亲的身份得到额外的照顾。

钱进靠自己的努力谋生,甚至修车的书籍和工具都是靠亲友辗转购买带来的,而当时钱运录已是地方大员,但从不为儿子提供便利。

这样的选择让外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钱运录看来,这种“独立谋生”的方式才是他对家人的最大责任。

这种家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家庭范畴,在贵州、黑龙江乃至全国,提起钱运录,不少干部都会联想到他的家风清正,认为这是对干部从政准则的最佳诠释。

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廉洁从政的生动教材。

结语

真正的人民公仆,永远以百姓为念,不因权力迷失本心,钱运录不仅用实际行动带领贵州脱贫、推动黑龙江转型,更用廉洁家风树立起共产党干部的榜样。

他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章

浙江日报2008年3月14日《钱运录》的报道

黑龙江日报 2006年9月15日 《一直不变是清正爱民 钱运录:大别山里走出的亲民书记》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0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