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加税后果已经开始反噬美国,美国能源产业成为第一个受害者,中方已经40天没有进口美液化天然气,这下美企坐不住了,而中方转身就将订单交给澳大利亚,澳方成为赢家。
2月4日,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生效,也是同一天,中方做出系列反制,对美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关税,而加税生效日期是2月10日。此外对美国能源机械产品等加征10%到15%不等的关税。
加税前,特朗普还信心十足认为中方不会反制,结果没想到中方的反制如此迅猛和强烈。3月4日,特朗普再度对华加征10%关税,这一次中方再次进行了加税等反制措施。
特朗普举起关税大棒,肆意对华加税,主要是希望借助高关税,刺激制造业回流美国,重塑美国制造业,同时用关税作为筹码,逼迫中方购买更多美国商品等。鲁比奥也在就职不久就叫嚣要用LNG等美国能源作为谈判筹码,让中方妥协。
中方反制加税后,美国对华出口的能源农产品价格大涨,没有了价格优势,中企自然不再进口,进毕竟农产品,能源,这些可替代的供应方太多了。这下美国企业懵了,他们没想到中国来真的,根据彭博社3月18日报道,中国已经连续40天没有进口美国LNG了。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的LNG一共高达7132万吨,是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最多的国家。而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NG为415万吨,美国对华出口的LNG仅占中国进口的5.4%,是中国进口LNG第5大供应方。
虽然才40天,不过几十万的的液化天然气,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不从美国进口LNG,中国完全可以把订单交给其他国家,同理农产品,机械产品也可以不从美国进口。以当下的中美贸易结构,如果不是中国为了维持贸易平衡,真的没必要从美国大量进口能源和农产品,而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绝对不是美国业界愿意看到的。
此前美国反华政客叫嚣要去中国化,要对华脱钩,问题是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和市场,彭博社这篇报道,显然就是美国部分能源巨头坐不住了,才让彭博社出来,希望引起特朗普政府关注。
中方不从美国进口LNG后,转身就和澳大利亚签下大单,据悉中国华润燃气和伍德赛德这家澳大利亚能源巨头,签署了一份长达15年的LNG进口协议,每年将从伍德赛德进口60万吨LNG。事实上,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中国LNG进口第二大供应国,2024年中国从澳进口LNG为3070万吨,占其总出口的34.17%。
可以说中国是澳大利亚LNG重要贸易伙伴,而这也是自中国055驱逐舰编队环行澳洲之后,中澳之间的一个重量级大单,而且中国从澳进口要比从美进口航程短,加上本身澳大利亚LNG比美国的便宜20%,这也是中方将订单交给澳大利亚重要原因。
中方将LNG大单交给澳大利亚,就是警告美国,所谓的利用能源谈判筹码试图逼迫中方行不通。能源可替代供应方太多,而中国这个供应链,以及能大量提供物美价廉产品,和市场的却无法替代。
同时,交给澳大利亚也是做给其他国家看的,只要美国盟友愿意秉持着平等尊重和中方打交道,那么中方愿意互利共赢。有了足够的利益,美国盟友在配合美国对华时也要掂量一下,是否值得,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分化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毕竟对西方来说,盟友没有实打实的利益重要。
此前,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配合美国充当对华棋子,结果中国直接停止从澳进口牛肉,葡萄酒,农产品等,澳大利亚损失惨重。这部分订单很快就被美国欧洲阿根廷等国家拿去,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变得务实多了。澳大利亚的转变除了中国的日渐强大外,还是因为澳大利亚离不开中国庞大的市场。
中国的供应链,中国的市场,是西方工业国家离不开的,也是中方反制西方的一个重要筹码。中方放弃进口美国LNG,就是要告诉美国,讹诈外交,中方不吃那一套,这也只是开始,接下来农产品,中方也能找到替代供应方。
中美合作应该是基于尊重平等,互利共赢,如果美国只想以所谓的“美国优先”,以损害中方利益来成全美国利益,那行不通。美国不能一边叫嚣要遏制中国,一边却还要赚中国的钱,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中方决不允许。中方的反制已经让美国感受到了痛,如果美方仍然执意要打压遏制中国,那么中方只能奉陪到底。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5-03-18 11:57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澳企却拿下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