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印度下通牒,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大棒,以及印度制造计划的不及预期。印媒罕见向中国求救,莫迪也难得喊话中方称对话解决边境问题,加强双边合作。而中方早就给印度指明了中印关系的正确方向。
当前印度的处境很尴尬,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在拉拢印度参与在印太遏制中国的计划,但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反而是重拳出击。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对全球国家采取对等关税,这自然包括印度,印度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制定了较高的进口关税。
2月12日,莫迪访问美国,在出发前,印度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15%到25%的临时关税,以讨好特朗普,希望特朗普能对印度豁免。然而特朗普还是对美国进口印度摩托加征80%的关税,以惩戒印度,此外特朗普还表示会在4月2日发起报复性关税,包括中国欧盟和印度。
特朗普连下通牒,逼迫印度付出代价,包括降低关税,购买美国更多的商品等。但本身印度经济发展放缓,莫迪上个总理任期,无论是印度制造还是印度经济发展都远不及预期。面对特朗普即将落地的关税大棒,印度一方面,积极和美国进行贸易磋商,双方频繁的高层互动,甚至制定了计划2030年美印双边贸易额抵达5000亿美元,虽然这个计划有画大饼的嫌疑,毕竟2024年两国贸易额才不过1180亿美元,6年翻4番恐怕比较难。
此外,印度还宣布扩大和美国的军事能源合作交流,送上军购大单,所有的操作都是为了换取特朗普的免除对等关税。当然讨好有了,该有的强硬也必须有,如果特朗普对印度来真的,那么印度将会对等反制美国,一味的妥协会让美国得寸进尺,也会影响印度利益和莫迪印人党的支持率。
同时,印度也做了另一手准备,那就是向中国求救。3月16日,莫迪在参加一档采访节目中,谈及中印关系时,莫迪称,中印两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即便有分歧,也应该是对话解决问题,印度不希望出现纷争。莫迪强调,正在努力解决边境问题,以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同时莫迪也希望两国加强经贸合作和交流。
印度媒体近期也频频说中国好话,呼吁印度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印经贸合作,比如降低关税,放宽中国来印投资的限制,以及人员签证限制等。
印度之所以上下都在喊话中国,有三个原因,一,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旦落实,印度对美出口会受到影响,印度也必然会反制,美印关系会受到影响。而和中国缓和关系,会对冲美印分歧,且中国如果能增加印度进口,那么对印度自然更有利。
二,过去几年中印边境问题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影响了两国正常经贸关系,印度也采取了多项对华歧视政策,包括构筑贸易壁垒,为中企来印投资设置限制,加强中国人来印签证限制。现在中印关系缓和,印度自然希望趁热打铁,修复两国关系,强化两国经贸合作。
三,印度本身的困境。印度制造提了好多年却始终不如人意,4年前,莫迪政府雄心勃勃,制定了刺激印度制造业的奖励计划,按计划打算投入320亿美元的激励金额,结果印度政府只发放了17.3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印度制造业占印度经济比重,从4年前的15.4%,下降到了14.3%。可以说该计划已经失败,印度政府也决定停止激励计划。
印度经济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制造业比如新能源钢铁纺织,面临中国业界的竞争,压力很大。此外印度经济放缓,大量外资撤离,没有了外部投资和技术,印度制造业要想进步很难。所以现在印度只能加快缓和中印关系,希望中企大量投资印度,带来印度急需的资本和技术。然而印度本身劳动力素质不高,加上政府效率和营商环境,印度制造面临的问题很多。目前中国制造业份额占全球的35%,而印度只占3%,印度想要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恐怕很难。
当然对于莫迪的善意表态,中方也做出回应。3月17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指出,中印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相互理解支持成就,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全球和平和繁荣发展。毛宁强调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事实中方早就给中印关系指明了方向,只是印度此前一直想着超越中国。中印互为邻居,远亲不如近邻,两国还都是南方国家重要成员,在上合金砖多个框架下有合作。中印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利益,对抗纷争得不偿失,希望印度能够和中方相向而行,也希望印度说到做到。
参考资料
新华网 2025-03-17 20:27外交部:做相互成就的伙伴是中印两国唯一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