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他们依然如胶似漆,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
在娱乐圈里,能相守20年的恩爱夫妻可谓寥寥无几,但贾一平和董晓燕却做到了。
这对低调的演员夫妻,如今双双迈入47岁,原本应当是“油腻大叔”与“大妈”的年纪,却依然如热恋中的情侣般甜蜜。
最近他们做的就是这样一些小小的装修工作,地下车库的装修,但他们似乎乐在其中。
"自己过得好就行,不用显摆。"这是贾一平常的口头禅,虽然他并不喜欢炫耀,但是他们的幸福总会不经意间就显露出来。
例如,贾一平尽管工作繁忙,也会尽可能抽出时间回家陪伴妻儿,哪怕只是共进一餐,相守一时半刻。而在休息日,他更是全天守在家中,照顾妻子并教育孩子,几乎不愿出门。
他将这种简单而规律的日常生活视为"美丽人生"。
董晓燕曾是一位实力派演员,曾出演过《贻笑大方》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五十多部影视剧。尽管现在为了家庭淡出荧幕,但她却生活得异常精彩。
虽然感到疲惫,但是看到孩子们和老贾,这份幸福是无可替代的,她深知这一点。
尽管他们已经年近五十,但却像年轻人一样会给彼此制造惊喜。前几天,董晓燕突发奇想想要改造地下车库,贾一平二话不说就陪着她挑材料、找工人。
这两人在装修市场漫步的姿态,看似在做装修,其实更像是在约会。
旁人看了后直呼:"这也太甜了吧!"然而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正是这样的生活气息,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显真挚动人。
他们向别人请教保持甜蜜的秘诀,董晓燕笑着讲:"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把对方看得最重要吧。"而贾一平则从旁深情地看着妻子补充道:"还有就是要同频共振。
他们这些年从不公开在社交平台上秀恩爱,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每次露面,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如水般温柔的爱意。
这就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 不张扬,但却始终如一。
现在,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但他们依然保留着年轻时因为这部戏结缘时那份纯真和珍视。在这个"闪婚闪离"频繁的娱乐圈,他们用了20年的相互陪伴,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侣"。
就这样的明星夫妻,你说他们值不值得羡慕?答案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给我们上了一课:婚姻不是轰轰烈烈的许诺,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
尽管在娱乐圈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年轻演员最好不要太早结婚。但是贾一平并不承认这一点。
在2003年,《坐庄》剧组开启了这对神仙伴侣的缘份。在剧中,董晓燕饰演贾一平的初恋情人,但他们只是过去式。
贾一平在当时可是个冉冉升起的新星。2001年,他在电影《无声的河》中饰演聋哑学校实习老师文治,并凭借此角色获得了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
这位1.8米高、阳光帅气的男孩有扎实的演技,他的前途势必一片光明。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所谓“好时候”,他应该全心全意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才对。然而,贾一平在这个事业上升期选择了结婚,这在圈内算得上是一个别扭的现象。
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他霸气地回应:"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早婚的,观众不会因为我结婚而不看我演的戏。"这番话,既显示出他对演艺事业的自信,也道出了他对感情的认真。
众所周知,贾一平对待演戏的态度,如同对待感情一样坚定执着。他常强调:"演员应该以角色的名义行动,否则难以走得长远,也无法长久立足。
在他看来,无论是演戏还是婚姻,都需要用心去经营。
提到董晓燕,她可是早在贾一平之前就踏入演艺圈的实力派演员。早在90年代初,董晓燕就因其出色的白领形象频繁出现在荧屏上。
她在《贻笑大方》中饰演的泼辣"娱记"吴丽萍,以及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饰演梅婷的"精神支柱"刘薇,都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角色。
如此优秀的女演员,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选择低调恋爱,令许多人感到意外。但她说:“遇到对的人,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两个同样注重实力的人,为彼此打破传统,这大概是他们最吸引人的地方。在那个"流量至上"的时期,他们选择坚持自我,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你觉得他们之间是不是特别有共同语言呢?他们都是科班出身(她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都非常热爱表演,并且将真诚视为首位。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相爱,仿佛是命中注定。
现在回头看他们的选择,哪一个不是明智之举呢?贾一平并没有因为成家而影响事业发展,反而在演员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尹晓燕选择为了爱而淡出娱乐圈,却收获了最珍贵的家庭幸福。
这不是最有力的证明吗?在爱情面前,所谓的“行业潜规则”就如同浮云一般脆弱。真正厉害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韵律去跳舞。
谈论起贾一平和董晓燕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对璧人,一个来自武昌的戏曲世家,一个出身福州的知识分子家庭,要是没有戏剧的引领,他们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首先,让我们谈谈贾一平。他于1977年出生在武昌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湖北省汉剧院的名角儿,因此,贾一平从小就受到汉剧音乐和汉戏的熏陶。
凭借这样的家庭背景,他日后的演艺之路得到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贾一平从湖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加入了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1997年,他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开始崭露头角。在校期间,他就参演了《丹霞情缘》、《乱世英雄吕不韦》、《那年秋天》等多部影视剧。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还曾筹资自导自演话剧《斯卡班的诡计》,这种闯劲和后来他在感情上的果断态度如出一辙。
再次介绍一下董晓燕,1976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比贾一平大一岁。她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自然对文学和艺术充满热爱和兴趣。
她在后来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剧作编导系,这也是她拥有艺术细胞的体现。
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期间,董晓燕就已展现出不俗的才华。颜值与才华兼具的她,很快就被央视看中,开始主持节目。在她的演艺生涯中,她接连拍摄了近五十部影视剧,可以说是星途一片光明。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董晓燕是父母的宝贝女儿,当她只身一人去北京闯荡时,父母担心得不得了,索性也退休后跟着来到了北京,陪伴女儿追求梦想。
这份父母的关爱深深地影响了董晓燕和贾一平后来对待长辈的态度。
你看,这两个人的成长背景相去甚远。一个在汉剧的氛围中促长大,另一个则在书香门第中度过;一个从武汉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另一个则是在福州踏上了旅途。
然而,他们在北京这个城市中,各自的演艺生涯仍然十分精彩。
更妙的是,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然因为一部《坐庄》结下了姻缘。这大概就是缘分吧?原本没有交集的两条平行线,在最好的时候,以最美的方式相遇、相知、相爱。
现在回头看,他们的差异反而成了彼此最好的补充。贾一平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培养出了对表演的敏锐直觉;董晓燕则受到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拥有了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两个人在一起能够擦出最美的火花,这并不奇怪。
他们的相遇可以说是最美的意外,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背景创造了他们后来相濡以沫的温暖故事。
这句话恰恰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最好的爱情就是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共同创造属于彼此的新天地。
2008年,媒体见面会上,廖家的主要演员贾一平和董晓燕正式公开了他们的恋人关系。
传言中他们的儿子叫贾泽,但董晓燕出来辟谣,说儿子不叫这个名字,具体叫什么不重要,只要知道他姓贾就好。
"这句话真亲切,一点也没有明星的距离感。"
之后的日子里,董晓燕逐渐淡出了荧幕。很多人都不理解:她好端端的事业为什么要放弃?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选择是值得的。
有一次,儿子天真地问她:"要是没有我和妹妹,没有爸爸,你一个人幸福吗?"这句话让董晓燕泪盈眶眶。
因此,她心甘情愿地投入家庭生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贾一平则在妻子默默付出的鼓励下,事业发展得越发顺利,甚至成为了一名声名显赫的导演。
在这"双赢"的选择背后,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默契配合。贾一平虽然工作很忙,但他从不会忘记陪家人。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回家吃一顿饭,陪孩子玩一段时间。
让人感动的是,董晓燕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两家的老人相处得很融洽。她对待公婆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在丈夫忙碌的时候主动承担起照顾长辈的责任。
当贾一平的公婆身体不适时,她会第一时间去探望他们,甚至会将二老接到北京来居住。这份孝心让贾一平深受感动。因此,即使贾一平后来将父母也接来北京居住,他对岳父岳母的关心也从未减少。
现在回顾过去,董晓燕的选择何尝不是另一种精彩的展现?她以自己的方式探讨了什么叫"成功":成功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更是让所爱的人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董晓燕这样的故事在娱乐圈是唯一的,很多明星为了事业而错过结婚的最佳年龄,也有人因为工作忽视了家庭。董晓燕却以行动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爱而隐退,其实是人生中最好的选择。
毕竟,在这个以事业为重的时代,有勇气追求真爱和家庭,放弃外表光鲜的演艺事业,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精神。
她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人重要的不是别人认识他多少,而是有真心爱他的人。
贾一平和董晓燕的婚姻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他们二人始终保持着"同频共振"的状态,相互尊重、相互疼惜,共同追求幸福的生活。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协商,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次困难都能共同克服这是他们的婚姻之道,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基石。
他们的默契体现在双方父母的态度上。贾一平以身作则,不仅对妻子好,对岳父岳母也视如己出。
这使得董晓燕极为感动,于是也用相同的热情和爱心,对待公婆。
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偏心"二字。董晓燕常说:"两边的父母都是长辈,都该一样孝顺。"这种想法让两个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教育子女方面,夫妻二人有着相同的理念。虽然董晓燕为了家庭而选择了隐退,但她从未觉得委屈,因为她认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刻都是无比珍贵的幸福时光。
贾一平,无论多么忙碌,都总是抽空回家,他以实际行动展现出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有人尊他们为娱乐圈的"模范夫妻",然而他们却从未以此为荣,他们只觉得把对方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种互为支持、互相依赖的态度,使得他们的婚姻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坚韧。
你看,这对夫妻从不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处处为对方着想。即使是像装修地下车库这样的小事,他们也要一起商量,一起做决定。
爱情的真挚并不只是在于言语上的甜言蜜语,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在日常的生活中。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幸福的婚姻,是由夫妻间心灵融合的结果产生的。”
两人从陌生到相知再到相守,从《坐庄》里的"初恋情人"发展到现实生活中患难与共的挚爱伴侣,经历了事业的起起落落。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为彼此描绘了一幅最美的爱情画卷。
这或许就是他们婚姻长久的秘诀:他们不会因为争吵而断送关系,而是能理解并体谅对方;他们不是没有困难,而是愿意一起面对和解决;他们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但最终都选择了彼此。
在当今那个一阵风似的“闪婚闪离‘’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无疑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思考:真正的爱情,并非是一时轰轰烈烈,而是长久而稳定的坚守,不是你争我夺的较量,而是心心相印的默契。
这样的婚姻令人向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经营。因为到头来,能和一个频率相同的人白头偕老,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