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不出现书画大家?因为书画从未有过今天的盛世,也从未有过今天的限制!
“中国的改革在深化着,社会进入了大的转型期,以我的感受,我们从未感受到如此的富裕,也从未有过如此的焦虑。一方面是人产生着巨大的创造力,一方面人性的恶也集中爆发。”这是贾平凹先生在《我们从未如此富裕,也从未如此焦虑》文章里写的一段话。
读罢这段话,颇有些感慨,感慨书画艺术从未有过今天的盛世,也从未有过今天的限制!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成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和绘画从未成为过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即便是晋唐那样的书画繁荣的朝代也没有过。
比如说书画展览,如今每年都会举办数场,地域覆盖全国,甚至是全球,过去何曾有过一次?展览让全民书画热情高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书画附属产业的发展,一场展览下来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吨宣纸和墨汁,过去一个朝代能用多少?
所以说艺术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盛世。遗憾的是,盛世之下问题丛生,说两个最常见的:一个是书法和绘画被标准化,失去了艺术本该有的自由。比如一个展览,投稿人能否入选晋级不在于作品的质量,也不在于有多少想法,而在于评委的口味,评委的口味就是标准。
另一个是评委的“口味现象”,使得创作自由受限。还是说展览,投稿人几乎是在投其所好的创作,评委喜欢什么样的风格,那就学什么样的风格,还有些干脆直接学评委。
被冠以什么样的标准化?谁有话语权,谁说的算。例如沈鹏先生主政书协时,有“沈鹏书法取法魏晋直追二王”的说法,那么沈鹏就是标准。再如张海先生当书协主席时,有“张海书法融行草篆隶为一体,千年仅此一人”的赞誉,那么张海就是标准。
问题是,一旦换届,此前的标准将不复存在——沈鹏退位后,书法被人说成“丑书”;张海退位后,书法被说成美术字。之后换了谁,谁就是标准。
遥想过去,没有书协美协、没有书画展的时候,频频出现书画大家,是何原因?过去之所以能够出现大家,是因为那时没有标准,他们不需要取悦谁。
再看看如今,有了书协和美协,而且书画展举办频频,大家却不曾出现,是何原因?今天之所以没有大家,是因为今天有标准,所有人都在为标准服务。所以我说艺术也从未有过今天的限制!
艺术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百家争鸣的,如果只是一家独大,那么它们将失去艺术的本质。应该是贾平凹先生说的那样,艺术它应乎天而时行,但不是应声虫,它如燃起的柴火升腾光焰,而不是只冒黑烟,它文明而刚健,茁壮生长,使社会元亨,同时自身也元亨。
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先不说艺术大师,只要是在历史上能留下的书法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从出道开始一直到死在创作上永远都是一种向上的状态;
二、他所有的创作,包括个性的张扬和他自己面貌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升华,而不是破坏了传统的模式;
三、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有思想的,不是玩字体的,而是靠思想和理念的。
当今社会,书法交流的方式愈发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许多书法家依赖社交媒体发布作品,甚至为了追求关注度和流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涵与形式本身。这种功利化的趋势,导致书法艺术的创作变得急功近利,难以深化。缺乏长期积累和反思的书法创作者,往往在短期内获得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成就很快消逝,难以形成深远的影响。
再者,书法创作的思想内涵在现代书法家中似乎逐渐弱化。真正的大师,往往是思想的启发者,是文化的引领者。在书法作品中融入对社会、历史、哲学的思考,能够使作品更具深度与广度。然而,许多现代书法家在创作上过于关注个人风格的展现,忽视了思想上的深耕细作。缺乏对文化内涵的重视,最终导致作品在感观上可能悦目,却无力激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期待的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多的是对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感知。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对书法的理解和关注度日益分化。尽管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圈层中依然受到高度重视,但在大众层面,尤其是年轻一代中,书法艺术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方式,缺乏吸引力。这使得愿意全身心投入书法学习的人逐渐减少。如何激励年轻人爱上书法艺术,成了书法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要培养出书法大家,不仅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教育机构需要对书法教育进行更多重视,重视对传统技法的教学与理解,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学术界和社交平台应为优秀作品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和交流空间,促进书法艺人的深入交流与灵感碰撞。通过供给更多优质的书法资源与平台,推动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引导更多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人去探索、去创造。
在总结这一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致使现代出不了书法大家的原因复杂而多元,需要从传统认知、创作思维、社会氛围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要想在当今社会创造出具备高度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大师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让书法这门高雅艺术迎来新的春天。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用户10xxx70
古人从了用毛笔,今人书写工具多,工作后儿乎不用笔了
艺林信步
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当今从事书法的群体与古代大不一样!古代:皇帝托举,科举推动。一言以蔽之,古代书法是最有权力的人和最聪明的人推波助澜。而今,我们所见一个现象:学生中,没有竞争重点中学的便去上艺术学校一一另辟蹊径!所以,当今出不了大家,便情有可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