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黄灼热、阴囊潮湿?清除小肠湿热,中医有“草”搭方,清热利尿

如果有意控制了自己的饮水量,还总是阴囊潮湿、频生尿意,排尿涩痛、尿道口灼热,白天的腰酸不适几乎成了常态。
这时,我们分析这是一种体内有湿热的表现,但湿热下注也会积聚在不同的位置,导致不同的病位。我们今天主要分析的病因是小肠湿热。小肠中积聚起湿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小便颜色发黄、尿道灼痛,甚至带有血丝。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种“草”,用草入药,“打入”小肠经,发挥清热、利水通淋之能,把潮湿、排尿和疼痛问题一次性解决彻底。
许先生42岁。主诉为阴囊潮湿、排便疼痛严重。
症见;
1、阴囊潮湿、尿频尿急
2、尿道口灼热、排尿涩痛
3、腰膝酸痛
患者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司。 需要及时清热利湿、通淋。

拟方:车前草、旱莲草、金丝草、黑栀子、淡竹叶、黄柏、甘草。
车前草,入小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能。旱莲草滋阴泻热、通淋凉血。二药共奏滋阴清热、利水通淋之效。
金丝草也是清热解毒、利湿的良药;黑栀子泻火除烦、清热,搭配上性味甘淡寒的淡竹叶,增强清热利尿之效。黄柏清热燥湿、缓解涩痛。
患者坚持服用一个疗程后,阴囊潮湿、尿痛、腰酸痛感减轻,小便慢慢恢复自如、通利,颜色正常。
本文不推任何药物,中医讲辨证论,用药一定先根据体质辨证,不要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