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迷信!俗语:“上坟6不做,平安无祸端”究竟哪6件事不能做?
由于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赶回家乡祭拜祖先,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之情,与此同时也可以向祖先祈求庇佑,让自己接下来的日子能顺利安康。但清明上坟也有很多讲究,老话常说:“上坟六不做,平安无祸端”在上坟时这6件事千万不能做。
1、不穿艳色衣服
由于清明节祭祀祖先本身就是件极为严肃的事,越是在这种场合我们就越需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若穿着不当的话就可能会迎来他人异样的眼光,还会成为别人讨论的对象。想让自己不那么显眼,在上坟时应尽可能选择黑白灰等色调的衣服,款式以简单为准,千万别穿颜色艳丽的衣服,否则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2、不在傍晚上坟
正常来讲,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晨,实在有事的话也可以把时间往后稍微推一些,但还是得在11点之前祭祀完毕才行。之所以会有这种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因为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祭祀时间越早就代表着对祖先越尊重,但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在傍晚上坟,本身坟地周围的阴气就很重,傍晚的阴气会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3、不让老人上坟
清明节上坟本应该是老辈带着小辈过去,一来能记记祖先的埋葬位置,二来也可以学习下祭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但要是家里有7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建议他们去上坟了。因为大部分墓地埋葬的位置都很偏远,有些更是选择了深山老林当中,对于老年人来讲,每上一次坟就相当于经历了一次严峻的体力考验,万一出点问题可就麻烦了。
4、不践踏他人坟地
由于很多坟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在上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践踏到他人的坟墓,若随意践踏他人坟墓的话,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万一被死者记恨在心发动报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除了不践踏他人坟墓外,在经过他人坟墓时也不能胡乱评论,就算是以前有过节也得学会遗忘,毕竟死者为大。
5、一月不上两次坟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月不上两次的”的说法,并不是说上完坟之后不能再到另外地方去上坟了,而是说同一座坟不能在一个月之内连上两次。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兄弟集结到一起,共同去坟前祭拜祖宗,若家人分批上坟就会给人留下家庭不和睦,家族不团结的印象。
6、上坟不烧二纸
在上坟时通常都要给祖先烧纸钱,这样才能让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但在烧纸的过程中也需注意,必须得一次性点完才行,这代表祖先已经接收到了子孙后代的好意,与此同时也会庇佑家族兴旺,子孙安康,若烧到一半突然熄火,再次点燃的话就属于不吉利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