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大多愁找不到媳妇,但东北男人却不愁娶!
东三省正靠着“女多男少”成为现实版女儿国。
这里是最不“重男轻女”的省份。
如果说江浙沪独生女“最有钱”,那东北独生女是“最自由”。
最新一轮人口普查结果,犹如平地一声雷,一公布就惊着不少人。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男女比例问题,引发无数网友热议。
都说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在东北三省,居然是“女多男少”!
辽宁的性别比是 99.70,也就是说100个姐妹旁边,凑不到100个大兄弟;
吉林也不甘示弱,性别比99.69;
黑龙江稍好点,100.35的性别比;
这个比例似乎不算事儿,但放在全国范围一比,稳稳站在“女多男少”阵营里。
数据是冰冷的,现实更为骨感。
夜幕一拉,东北夜市就跟被施了魔法似的,烟火升腾。
卖烤冷面的大姨堪称 “街头艺术家”:打鸡蛋、撒葱花、倒酱料,动作行云流水,烤冷面瞬间出锅,香得路人直咽口水;
公园里,扭秧歌的队伍浩浩荡荡,五彩扇子、彩带多攥在大姨大妈手里,扭腰摆胯,活力四射,丝毫不输小年轻。
这生活场景就是对人口数据最好的诠释,这下服了吧?
都说东北男人“在外社会摇,在内能颠勺”,东北的老铁自古被称为铁血硬汉。
早年间,关内闹饥荒、战火纷飞,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关内贫民大量流入东北,特别是山东、河北老乡背上行囊 “闯关东”。
打头阵的多是精壮汉子。
彼时的东北大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爷们儿忙碌的身影,男丁兴旺得很。
直到新中国成立,工业浪潮席卷东北三省。
图源:pexels
国企大厂跟雨后春笋一样,一家家地冒出来。轻工业、纺织车间招工,东北大妞优势尤为凸显。
比如说哈尔滨老纺织厂,女工们头戴白帽、工装笔挺,手指在缝纫机上翻飞,“哒哒哒” 声似交响曲,织出的布,细密结实,畅销全国。
可世事难料,到了下岗潮那阵儿,不少男性职工遭殃。
许多男性壮劳力下岗后,为了赚钱养家,大多南下,到广东等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
这样一来二去,性别天平就悄悄倾斜,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模样。
就连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回东北就业的往往是女性。而男性南下打拼,向内地新兴城市流入,女性独守家乡。
其实在当时的经济体系下,合理的劳动分工,无论男女都能在工业生产中,找到自己的活儿干,凭本事挣钱。
东北受教育平均年限较高,在“七普”统计中,女性受教育机会多,家庭地位不断提升,使得更有话语权。
2017年,辽宁沈阳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男性家暴庇护所。
要是谈起计划生育,东北那堪称 “模范生”,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多数东北人几乎就守着一个娃,与同期的南方一家三四个孩子截然不同。
这“独生子女”的思维,即使放开二孩、三胎的政策,少生孩子的惯性,也会影响了当下男女的比例。
然而,连环境也不给东北机会,科学研究表明,“低温利于 X 染色体存活,寒冷地区生女儿概率稍高。”
世界上性别比较低的国家,冬季都比较寒冷,比如乌克兰、俄罗斯等。
宗族传统薄弱的东北,人口又是移民后代,大多都是上班族,无南方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传统观念。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女性平均寿命略高于男性,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后,女性人口自然略多于男性。
别小瞧了这“女多男少”的现象,它可不是简单的人口数字游戏,背后的“坑”可不少。
性别比例略低于100,但保持稳定,是现代化社会的正常人口特征。
而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东北有利于文化观念的沉淀、文艺创作的发酵。
在这些房地产难以推动的今天,普遍的社会心理共鸣,却推动了“东北文艺复兴”成为全国性的文化热点。
如果产业转型并不顺利,仍然找不到长期的增长点,青壮年男性人口持续流失,“未富先老”趋势加剧。
单亲家庭、单身群体越来越多,养老育儿的重担一股脑儿全压在女性肩头。
但东北人啥时候认过怂?
国家高度重视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部分高学历青壮年开始从北上广深等城市回流到家乡的现象,引入了一线城市的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经验。
国家战略的政策统筹和回流人才的观念更新融合在一起。
图源:pexels
如果可以成功推动东北的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改善,进入自发的良性循环,产生的优质就业岗位会进一步吸引人才。
比如东北多搭建婚恋交友平台,组织联谊活动,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让更多年轻人留下。
老百姓也得跟上,姑娘别老盯房子、车子,人品好、有潜力的小伙儿才是“潜力股”。
如此一来,东北的性别比有可能会重新回升到100以上。
东北三省“女多男少”这事儿,成因复杂得很,是历史、经济、文化、地理多因素交织的结果。
虽眼下是难题,却也是倒逼东北三省革新的契机。
只要全体东北人拧成一股绳,对症下药,齐心协力,何愁东北三省不能重振雄风?
- END -
参考资料
这里是东北·朱葛亮:《东北三省,全都“女多男少”》
地球知识局:《东北两省,女多男少》
作者:泡面表兄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