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崔信明一次外出,遇到“疑似粉丝”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郑先是夸赞崔的“枫叶吴江冷”诗句,后索看其他诗歌,崔一时不查,诗歌递给郑后,被郑以“名不副实”的理由,将诗歌全部抛入水中损毁。因此崔信明诗歌大多失传,只留下了罪魁祸首的残句“枫落吴江冷”,和我们马上要赏析的这首诗——他唯一流存完整的诗歌——《送金竟陵入蜀》: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送金竟陵入蜀》是唐代诗人崔信明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远赴蜀地的不舍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开篇两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点明了友人的行程和目的地。金门是长安的城门,蜀道则是连接长安和蜀地的艰险道路,玉垒是蜀地的山名,杜甫也曾写过“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两句诗通过地理位置的对比,展示了友人即将远行的情景,同时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两句“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进一步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诗人用“千里远”来形容距离的遥远,用“九折难”来描绘道路的曲折险阻。这不仅是对实际路程的描述,更是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关切。
五六句“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则是对友人远行和自己归途的想象。“飞盖”指飞驰的车辆,形象地表现了友人的行程之快;“挂冠”则暗示了自己将辞官归隐。这两句诗通过对友人与自己不同命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己对官场的厌倦。
七八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通过写景来烘托离别的氛围。猿声在峡谷中回荡,暗示着友人的渐行渐远;月光洒落在寒冷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两句诗以景寓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不舍。
最后两句“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感伤。诗人意识到此次分别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花月常新,但人却可能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隔阂而生疏。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总的来说,《送金竟陵入蜀》不仅在情感上真挚动人,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颇具特色,展现了初唐诗歌的风采。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语言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送别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由于崔信明的诗歌遗失殆尽,我们只能通过他现存唯一的《送金竟陵入蜀》来了解他,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只是正如郑世翼所说,这一首较长的诗,却比不过他的“枫落吴江冷”这短短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