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26/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476天
01
前几天,看到一份聊天记录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发聊天记录的女生说,因为周末约了同学一起爬泰山,学校请假需要和家长核实,于是女生提前跟她的爸爸说。
她本以为,自己作为一名成年人,和同学周末去爬山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没想到爸爸知道后,回复了一连串令她感到困惑又不太舒服的话。
女生告诉爸爸要去爬山后,爸爸回复了她一张路程截图,并莫名其妙冷不登地问了女生一句:“你信吗?”
摸不着头脑的女生问爸爸:“信什么?”
爸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又问她算没算过游一次泰山的成本。
女生将预计的所有花费都罗列出来,合计700元。
随后她补充,这份钱不会找爸爸要,自己之前也一直在为这次旅行存钱。
对此,爸爸又没有做出任何正面回复,而是又问了女儿一连串令人感到窒息的问题:
“我下个月的生活费,可不可以不用给你?”
“700块钱能爬泰山吗?你问过别人没有?”
“你算过了经济的成本,你算过别的成本没有?”
“你知道爬一次泰山要多长时间?”
即使女儿对他提出的问题都有做出回答,但父亲则是完全不理会女儿的发言,劈头盖脸地来一句“你太幼稚了。”
编辑
随后,父亲开始了他一大串的“爹式说教”。
比如他要女儿算一下这次出行的社会成本,一起旅游的同学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还有本次旅游对学业的影响。
然后长篇大论,大谈人生、价值观:
“一个有头脑,对以后有计划的人,他所有的行动都会经过考虑,而不是一时兴起……一个会说不的人和一个不会说不的人,以后在社会当中产生的价值永远是不一样。”
编辑
他还把女儿去游玩的行为视作攀比,告诫女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女儿此时就迷惑了,她问父亲那自己应该怎么做,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
“我努力你说努力没有用,我的一辈子就是这样子,我出去玩你说我是攀比,我去看病你说我心理有问题,医院也有问题。”
编辑
可以看出,这段话既是女儿的宣泄,又是她真实的疑问,因为她已经被父亲的一通说教陷入了自我怀疑。
她希望父亲能给她一个“正确答案”,一个自己照着做了,父亲就不会否定她的答案。
但父亲再一次没有正面回答,而只是回答一句:“我是你爸。”
编辑
02
这一段对话太典型了。
这位父亲,从头至尾都没有在回答女儿的提问,而是自顾自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他说旅行对这有影响、对那又有影响,不是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他又说不出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旅行就是攀比。
什么都解释不出个所以然,最后用一句代表绝对权威的“我是你爸”将自己所说的一切合理化。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对话的态度,而是仿佛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深莫测的大师。
不想说就不说,想说就说甚至乱说一通,又要显得自己很有道理,让你去猜他的微言大义。
这一段对话,让很多人共鸣了。大家都说,自己的父母也曾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
上文中的父亲,他说那么多,无非是想通过打击女儿信心的方式,让女儿取消这次行程。
然而这种一味的否定竟是来自自己的父母、亲人,对女生来说是不小的伤害。
对话最后也可以看出,父亲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否定自己的女儿了。
他总是用一种“我是你爸,所以他说什么都是对的”态度面对女儿,总会在最后一句告诉你,只有真正关心你的爸爸才会对你说这些,本质上还是一种居高临下,暴力式的爱。
这样的爱不容置疑,把子女当作是自己的附属品。
比如,一开始女儿说自己会用存的钱去旅行时,父亲转而问女儿那是不是不用给下个月的生活费了。
父亲的言下之意就是,这钱虽然我给你了,但是这钱不是你的,仍然属于我,所以你怎么使用是要经过我批准的。
他用这样的话提醒女儿,无限地强调:“你手里的钱,还是我的钱,我有绝对的支配权。”
03
暴力式的爱,生活中并不罕见。
比如那些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那里接受电击治疗的父母对孩子的爱。
我们不能称之为不爱,但也不能称之为爱。
它是一种被强权控制下的爱,必须要你听话懂事。
在采访里,大力支持杨永信并把儿子送去杨永信那里的一位家长曾说,网戒中心做的是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事,他觉得这样很好:
“你不听话,戳一下就听话了。”
“你拿电棍戳两下,他就上学了,那不是很好吗?”
在这位家长的心中,爱就是你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我就把你送去杨永信那里接受治疗,让你听话上学。
至于电击如何痛苦如何反人性,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那都不重要。
给予这种爱的人,默认被爱的人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而活,就像很多父母们,总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孩子规划好人生轨迹。
一旦孩子做出另外选择,“不懂事”的帽子就扣在了头上,施加各种压力。
甚至把养育之恩当作杀手锏,每次谈不拢就会说出“我含辛茹苦养育你”之类的话。
暴力式的爱终究不是真正的爱,爱的真正基础是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只有当生命被尊重时,才会更加美好地绽放。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