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这次“左转舵”,会不会如同2021年时期的美国,掀起一场大乱,值得全世界关注。
据路透社报道:博索纳罗并没有承认自己败选的事实,并称其支持者今日的抗议活动是对选举过程感到“愤怒和不公正”。
10月31日时,支持博索纳罗的卡车司机升级了抗议活动,造成多条道路交通堵塞。
好在被外界视为“热带特朗普”的博索纳罗并未效仿他的“好朋友”那般,号召其支持者“进京勤王”或制造更大的混乱。
他表示,已授权巴西总统幕僚长与卢拉的代表商谈权力过渡程序,这表示巴西有可能顺利完成“向左转”,也预示着美洲大陆上的政治格局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次大选的结果是以50.9%:49.1%的微弱差距而告终,这就给了博索纳罗团队一线生机,如果重新再投一次票,说不定会改变大选结果。同时,如此渺小的差距,也变相地说明巴西内部存在许多分歧。眼下巴西政坛的动荡还未完全平息,接下来几天很有可能会让博索纳罗发起反攻,所以左翼也松懈不得。有分析认为,博索纳罗下台后将面临大量指控与调查,涉及虚假新闻、反民主行为、管控疫情不力等诸多领域。除国内政治因素外,美国的意见也很重要。
卢拉的胜出是打着“反对新自由主义旗帜”,这意味着门罗主义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拉美一体化也将拉开帷幕。
博索纳罗曾在共和党媒体福克斯新闻网上喊话美国“南美洲将完全变红,实际上孤立了美国”,可事实一旦发生,想必美国也无力回天。
6月份在洛杉矶举行的美洲峰会,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墨西哥四国总统均未与会,而美国方面则以“民主”为题,拒绝邀请巴西、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打的领导人出席。这其实已经在变相地显示美洲内部不团结,巴西作为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美洲国家,此时左转无疑是在美国的后花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从美国战略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在亚欧非大陆上频频制造地缘政治危机,以备随时掀起一场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海外战争。
可在美洲,美国的大本营,自是不希望有什么风波。
比如美国就卸掉了加拿大最基本的国防力量,将空中防御完全交付给美军管辖。
眼下,全球正处于二战以来最大的变局当中,就近期而言,具有重大深刻意义的政治事件有二。
其一是意大利极右翼政党成功当选,标志着欧洲在西方价值观上的一种转向,对欧盟的政策或许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二是巴西左翼领导人卢拉重新回归政坛,则意味着美国崇尚的新自由主义告一段落,左翼思潮重新回归美洲大陆。
这一左一右,看似只是价值观上的不同,但折射出的是美国在软实力的战略方向上出现错误,进而会影响到美国在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部署。
从客观来看,发达国家的右倾思潮是多年来左翼占据主动地位的必然模式,而发展中国家的“左转”也符合客观规律。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次巴西的“左转”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说是情理之中,是因为在社会两极分化过大时,左翼便会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说是意料之外,则是这次转得过快,可能会产生许多始料不及的事情。
同早十几年的左右不一样,现在牵扯到许多问题,比如少数种族、女权等问题,我们能看到卢拉重新回归少不了这些群体的支持。
如果卢拉上台后,未能兑现其诺言,在短期内也无法做到社会贫富差距,极有可能会被右翼政党反扑。
所以这对巴西来说,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新的征程。
卢拉还是十分了解巴西的真实情况与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加之他过去对巴西做出耀眼的成绩与贡献,所以外界还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