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年羹尧的妹妹华妃,可以说是后宫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她嚣张跋扈,心狠手辣,做坏事很多时候几乎都是明目张胆的。
华妃之所以敢这么跋扈,除了仗着皇帝的宠爱,还有一点,就是她有一个军功卓著的哥哥。
这位年大将军,几番为朝廷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他的亲妹年世兰,和他自己,一个在后宫在嚣张跋扈,一个在前朝耀武扬威,无人敢惹。
可如此厉害的年大将军,最后的下场却是被皇帝削了兵权,赐死,不能不让人唏嘘。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年羹尧这样厉害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居然不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一味放纵,狂傲自大,以至于陪上性命,同时也牵连了妹妹年世兰?
我觉得,战功赫赫的年大将军,之所以不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可能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对军功太自信大家都知道,年羹尧是打仗打出来的功劳。他之所以在朝堂上如此受雍正器重,就是因为在战场上立的功劳太大了。
因为功劳太大,也因为历来,在朝堂之上,最有含金量的就是军功,年羹尧,作为一个军人,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而正是因为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又拥兵自重,太把自己当回事,年羹尧连带着他的妹妹华妃,才会有那样的下场。
他们兄妹俩可能不知道,从胖橘将年世兰立为妃,并极尽宠幸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收拾年羹尧的布局,只是他们目光太浅,,没有意识到而已。
中国古话讲:“盛极而衰”,胖橘作为上位者,就是要将年羹尧这只趴在自己卧榻旁,虎视眈眈的大老虎,捧上那最高的位置,然后再让他自己重重摔下来。
到时候,这笔账,大多都会被算在年羹尧自己身上,而不是胖橘身上。
说到这里,想起《左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想谋反。他暗地里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把边境的土地据为己有。
大臣多次上书讨伐共叔段。郑庄公却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然后继续放任弟弟一步一步发展势力,最后在共叔段举事前夕,将他的谋反罪行昭告天下,一举歼灭。
胖橘对年羹尧的放纵,跟郑庄公对弟弟的纵容,其实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正所谓:“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等到对方疯狂了 ,对付起来,才能更加名正言顺,不落人口实。
只可惜年羹尧不懂得这个道理。
二、对妹妹华妃太过自信《甄嬛传》中,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贵为后宫四妃之一,极尽宠幸。年世兰自己,想不明白这背后的关节,也是百般骄纵。
华妃的哥哥年羹尧,也同样想不明白,他只以为,皇帝对妹妹的宠幸,是妹妹太出色了,是皇帝对自家隆恩浩荡。于是行事越发张狂,不知收敛,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说句实话,冷眼旁观胖橘后宫妃嫔,华妃真不算特别优秀。除了长得漂亮一点,做事跋扈一些,手段狠毒一些,她身上实在找不出别的优点。
胖橘那么工于心计,又怎会看不透年世兰这一点小小肚肠。
之所以让她如此张狂跋扈,都是因为他在宠她。或许刚开始,胖橘还挺喜欢年世兰这样的性格,但是后来,随着华妃越来越嚣张跋扈,越来越不把皇上皇后还有后宫的规矩放在眼里,胖橘对她的爱,就在一点一点消磨殆尽了。
等到最后,所有干过的坏事全部被翻出来的时候,估计胖橘也对她失望透顶了。
华妃年世兰,就这样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不仅帮不了哥哥,说不定还要连累哥哥罪加一等。
三、文化水平不太够大家都知道,年羹尧是带兵出身,估计人生中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琢磨怎么打仗上面了,所以,他在文化水平上面,看上去不太够的样子。最起码历史书应该没读过几本。
如果他读过历史,就会知道“兔死狐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就会知道,打下天下之后,刘邦是怎样费尽心机,杀了韩信;就会知道,在这方面做得最仁慈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只是用一杯酒,就解了那些肱股之臣的兵权。
只可惜,年羹尧一生,一心扑在带兵打仗事业上,根本没有心思去研究这些东西。
在他心里,军功比其它什么虚乎乎的东西都要重要。
就像那句话说的:“每个人都会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在年羹尧看来,军功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过从他最后的结局看,也可以说他是成于军功,也败于军功。
从年羹尧身上,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多读点书真的太太太重要了,关键时刻能救命啊。
写在最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优点,很可能也正是他的缺点。”
就是说,许多人,被一样东西成就的同时,很可能最终也会败在这件事情上。
比如一个人,性格谨慎,但太过谨慎,可能就变成了无能、窝囊。
一个人太过决断,过了头可能就会变成鲁莽。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年羹尧来说,也是一样。
他一生,凭借着军功飞黄腾达,成为皇帝跟前炙手可热的红人。但最后,也因为过于傲人的军功,陪上了性命。
毕竟,真正能像曾国藩那样,功高盖世,又可以做到功成身退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