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研究生,做保洁都不够格?南京高校招勤杂工,高门槛引争议

三楼有泡芙 2025-03-06 04:56:26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2025 年 3 月 4 日,南京某高校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这则公告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其对博物馆勤杂岗位的招聘要求令人大跌眼镜。公告中明确规定:

该岗位应聘者需为应届硕士,且年龄在 35 岁以下。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有网友吐槽:这招聘条件比古代皇帝选妃还苛刻。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高校招聘逻辑的严重错位,更将学历贬值、就业内卷等社会焦虑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沿。

01

高校回应:招聘信息已作废

南京该高校官网发布的招聘公告显示,此岗位位于校内博物馆,主要负责日常值班、环境保洁、展区看护、安全保护、场馆秩序维持、一般接待等事务,工作内容偏向保洁类。

并且该岗位明确为劳务派遣性质,月薪 4000 元。

针对这样一份事务性工作为何设置应届硕士学历以及 35 岁以下年龄限制的疑问,高校并未给出正面解释,仅回应称:

“上述招聘已作废,官网也已删除相关公示,后续招聘将仔细斟酌招聘要求。”

尽管学校及时作出回应,但此事的关注度并未因此降低,反而引发了人们对高校以高学历抬高用人门槛,存在严重年龄和学历歧视问题的关注。

02

争议焦点:学历泡沫下的岗位错配

勤杂工岗位性质决定了,即便应聘者学历不高,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也能较好地胜任工作。然而该高校却将学历门槛设定为硕士,这无疑是人才与岗位的严重错配。

这一现象不禁让人对学历的价值产生思考:

学子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历经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日子,在层层选拔中获得的教育成果,最终却只能从事一份月薪 4000 元的勤杂工作,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

以目前的薪资水平,在作为新一线城市的南京,难以维持较为宽裕的生活,更谈不上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薪资与学历要求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们感叹 “知识变得廉价”。

多年学习积累的专业知识,在这样的岗位上根本无法得到应用,这对个人多年的努力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而言,都是一种浪费。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每年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面临巨大的求职压力。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仅 2025 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就高达 1222 万人次。

在这种背景下,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部分用人单位却不断抬高学历门槛,硕士、博士等学历要求屡见不鲜,这种唯学历论的用人标准无疑是畸形且病态的。

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方面的无能,他们无法通过专业手段筛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只能依赖学历门槛来降低选拔出错的概率。

其结果是,众多优秀人才因学历限制被拒之门外,加剧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也进一步加重了全社会的学历焦虑。

如今这种不良现象在社会上逐渐成风,企业不断拉高学历和年龄门槛,高学历者“降维就业”现象频发,他们被迫从事低技能岗位,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严重打击了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信心。

03

年龄歧视不可忽视

此次招聘事件中,除了学历歧视,35 岁的年龄门槛所反映出的年龄歧视问题,同样击中了社会痛点,这已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普遍性问题。

35 岁正值人生壮年,是个人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人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还具备成熟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在工作中往往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在当今社会,35 岁以上人群却在职场中被边缘化,众多企业无论何种岗位都对这部分人群避之不及,这使得当代中年人的生活压力剧增。

这种年龄歧视剥夺了中年求职者公平竞争的机会,深层次反映出当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在行业发展顺境时对自身潜在风险的忽视。

网上不少网友发问:

“35 岁以后到退休的这段时间,人们该如何生活?”

这种现象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导致许多优秀人才因年龄因素被拒之门外。企业对 35 岁人群就业困境的漠视,所造成的社会责任缺失,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04

高校行为:学历和年龄的双重歧视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招聘要求竟然出自以教育为本的高校。仅仅因为工作场地在校内,就设置了远超工作内容实际需求的门槛,这无疑是一种公然的傲慢。

高校本应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树立正向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的重任。但此次事件却起到了不良示范作用,该高校对学历和年龄的双重歧视,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广大学子对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产生怀疑。

高校自身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教育理念的严重背离。当高校都不认可学历价值,贬低知识的意义时,这不得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05

网友热评,嬉笑背后更是无奈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后,网友们纷纷发表精彩评论。有网友自爆研究生就业艰难,找工作四处碰壁。

还有网友提到,现在高中生连周末双休都难以保证,从中可窥见学历焦虑对一代人生活的深刻影响。

而大多数网友对该事件持嘲讽态度,言辞间满是对这种不合理招聘现象的不满与无奈。

结语:当我向DeepSeek询问如何看待此事件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当象牙塔的门槛化作35岁的断崖,当研究生的理想撞碎在4000元的劳务合同里,我们质问:教育的意义何在?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年轻人被挤压的生存空间,是知识尊严在资本逻辑下的黯然褪色。别让知识的重量,在生活的重压下轻如鸿毛。[蛋糕]

参考资料:环球网:2025年3月3日-《高校月薪4000元招勤杂工,要求应届硕士!校方回应》

环球网:2025年3月3日-《高校月薪4000元招勤杂工,要求应届硕士!校方回应》

0 阅读:2
三楼有泡芙

三楼有泡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