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脑”真的有错吗?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20岁出头的女孩就该清醒独立,可如果她们恰好遇到了爱情,飞蛾扑火般地投入,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就像《玫瑰的故事》里的玫瑰,爱得热烈,也痛得彻底。
但她和庄国栋的结局,其实早就写好了剧本,不是一句“不合适”就能简单概括的。
初恋太痛!
玫瑰和庄国栋的相遇,像极了偶像剧的开场。
一个年轻貌美,一个成熟有魅力,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玫瑰爱得毫无保留,恨不得把整颗心都掏出来给他看。
可庄国栋呢?
他已经不是那个会为爱奋不顾身的年纪了。
他的世界里,除了爱情,还有事业、家庭,甚至还有前任。
玫瑰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也第一次体会到被欺骗的滋味。
她以为的坦诚相待,在庄国栋那里,却成了可以随意隐瞒的“小事”。
她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用“砸家”这种幼稚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说到底,她只是个想要被呵护的小女孩,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世故圆滑的“大人”。
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衡。
只有我受伤?
庄国栋当然也爱玫瑰,但他的爱,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他习惯性地把玫瑰当成小孩子,用哄小孩的套路来应付她。
他以为一句“我错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却从未真正理解玫瑰的感受。
记得他们分手后又和好,玫瑰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
她开始审视这段感情,也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但庄国栋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依然我行我素,忙着工作,忽略了玫瑰的情绪。
异国恋更是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玫瑰有喜悦想要分享,他却在加班;玫瑰有委屈想要倾诉,他却不在身边。
时间久了,两个人的心也越来越远。
庄国栋不是没有改变,他也在努力地爱玫瑰,只是他的方式太笨拙,也太自以为是。
他以为给玫瑰最好的生活,就是让她留在法国,却从未问过她是否愿意。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爱,让玫瑰感到窒息。
失望攒够了!
玫瑰真正下定决心离开庄国栋,不是因为吵架,而是因为他一次次的隐瞒和欺骗。
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他偏要选择隐瞒。
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让她一次又一次失望。
还记得玫瑰飞到法国给他惊喜的那次吗?
她满怀期待地想要给他一个惊喜,却发现他依然没有改变。
在宴会上,他和前任谈笑风生,却忘了顾及玫瑰的感受。
玫瑰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被彻底地忽略了。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一句道歉就能弥补的。
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对方。
就像那对错身而过的雕塑,他们注定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结局:放过你,放过我!
就像网上说的那样:“第一次犯错是生气,屡教不改的错才是失望,失望多了就成了绝望。
” 玫瑰对待这段感情,也是如此。
一开始,她会因为庄国栋的欺骗而大吵大闹,但后来,她渐渐地变得沉默。
她会在自己委屈的同时,还要安慰庄国栋:“你先好好休息。
”
当失望累积到一定程度,爱也会变得无力。
玫瑰终于明白,她和庄国栋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不明白她在想什么,她也不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一个女人攒够了失望,她就会选择离开。
哪怕她还爱着这个人,还舍不得这段感情,但她会走得很坚决。
因为她知道,再多的期待,也换不回一个真心对待她的人。
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玫瑰和庄国栋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他们的差距太大,一个还停留在理想的象牙塔里,一个已经身经百战,学会了权衡利弊。
他们爱的方式不同,一个热烈奔放,一个内敛克制。
他们想要的也不同,一个渴望纯粹的爱情,一个追求现实的稳定。
或许,放手才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玫瑰离开了庄国栋,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而庄国栋,也才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他们的故事,虽然充满遗憾,但也教会我们,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学会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或许每个人的解读都不同。
有人觉得玫瑰太傻,不值得为爱付出这么多;也有人觉得庄国栋太渣,配不上玫瑰的真心。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故事都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
而这,或许才是《玫瑰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