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比亚迪光芒四射之际,另一个低调却同样不容小觑的品牌也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尽管知名度不及前者显赫,但凭借着精准的战略布局及过硬的产品质量,该品牌已悄无声息地占领了一席之地,并以惊人的速度拓展疆域。
据可靠消息透露,这一神秘巨头在国外街道上奔跑的数量竟高达数百万台,堪称业界奇迹!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智慧?它又是如何在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下脱颖而出呢?
梦想开始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当时的汽车市场也是刚刚开始繁荣,但是大街上跑都是外国汽车。
当时的中国品牌,说白了就是“组装厂”,拿着别人的技术,造着廉价的车,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更别提什么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芜湖一个小城市却怀揣着一个大胆的梦想,那就是创造出来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
可是90年代初的芜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汽车产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但是那时候的一汽可是行业中的大佬,芜湖既没有技术又没有人才,就连最基本的资金都没多少,正是因此,人家一汽一听,就这还想合作,压根都没有理睬我们,就这样造车的梦想就一拖再拖。
直到1995年的时候,芜湖代表团前往欧洲,从那里弄回来了一条福特发动机生产线,要知道当时福特可不差,他们的生产线更是比不少企业都强。
可是眼看生产线有了,但是又有谁来主导这个项目呢?还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必须要找对汽车了解的,经过一番摸索,芜湖最终将目标对准了长春一汽的“技术大牛”尹同跃。
其实找尹同跃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一汽工作,了解汽车,还有一点是因为他的家乡就是芜湖的。
芜湖代表团将自己的造车项目告诉了他,此时的尹同跃听完,他心里明白眼前的这个项目就是一个机会,不仅仅是回报家乡的机会,更是改变中国汽车命运的机会。
没过多久,尹同跃便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放弃一汽的优渥待遇,回到自己的家乡芜湖完成造车项目。
可是回到芜湖的尹同跃一时间也犯了难,毕竟没有厂房,没有先进的设备,甚至技术人员都不够,在资金方面也就只有30万元,这些条件对于当下的造车工程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尽管如此,尹同跃并没有放弃,尹同跃节省掉了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直接在一个废弃的砖瓦厂进行着工作。
条件虽然艰辛,但尹同跃和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先是将福特生产线组装起来,但是为了节省资金,所有焊接、组装工作都是他们亲自动手。
就这样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攻克了不知道多少个难题,终于在1999年,奇瑞的第一台自主发动机终于下线了,这一刻,所有人都为此欢呼,庆祝属于他们自主的第一台发动机。
因此在同一年,有了发动机的制造,属于奇瑞的第一款轿车风云也正式下线,风云的下线不仅仅代表着我们拥有了中国制造的汽车,更是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解决黑户问题但是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完全处于被合资品牌掌控,像奇瑞这种自主品牌要想售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各种政策,奇瑞甚至连“生产资格”都没有,简单来说就是汽车行业的“黑户”,没有生产资格就无法进入国家轿车生产目录。
面对这样的困境,奇瑞为了摆脱黑户的名头,奇瑞开始寻找“靠山”,而当时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头企业分别是一汽、东风、上汽。
起初奇瑞希望得到一汽的支持,但一汽是根正苗红的“国家队”,担心“带坏小孩”,拒绝了奇瑞的请求。
而东风主要生产卡车,与奇瑞的生产业务方向完全不对,合作更是无法就绪,无奈之下,奇瑞只能硬着头皮去找上汽。
上汽虽然同意合作,但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需要满足“四不一持有”: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不分红,还要奇瑞无偿划拨20%的股份给上汽。
简单了说就是“白嫖”奇瑞,同时还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为了获得合法身份,奇瑞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就这样在2000年,奇瑞的头上顶着上汽的名号,“上汽奇瑞”拿到了生产资格,进入到了国家车辆生产名录。
可惜的是,当时的国内市场已经被桑塔纳、捷达、富康等知名品牌占据,为了让自主品牌有一席之地,奇瑞风云也开始了售卖。
风云一经上市,瞬间火爆国内市场,当年的销量达到了2.8万辆,利润更是高达13亿元,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销量,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风云配置比那些合资车的高,但是价格却只是合资车的三分之一。
尝到甜头的奇瑞,紧跟其后,又推出了旗云、东方之子等新型车型,同时在2002年的时候海域世界知名发动机公司达成了合作,随后更是一口气研发出了18款发动机,技术水平几乎可以和欧美标准相媲美。
2003年,奇瑞推出了“国民神车”——QQ,这款车从外观看可爱,且性能更是不错,价格也才不到5万元,奇瑞QQ一经发布直达销量巅峰13万辆,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的奇迹。
在取得一系列成功后,奇瑞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们希望学习国际大厂,走多品牌发展路线,开拓更多细分市场。
可是让奇瑞没想到的是,这次却“翻车”了,由于品牌定位混乱,产品缺乏竞争力,奇瑞的多品牌战略最终以失败告终。
2007年,奇瑞汽车年出口量达到了惊人的40万台,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但是“低质低价”的标签却像一块甩不掉的阴影,笼罩在奇瑞和其他自主品牌头上。
为了摆脱这样的名头,尹同跃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奇瑞的未来时间来到2022年,奇瑞发布了他们的最新战略“瑶光2025”,在这个计划中,奇瑞将投入迁移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涵盖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领域,目标是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公司。
多年来,奇瑞在芯片、发动机、氢能源、电池、智能化、无人化等领域持续投入,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奇瑞已经申请了数万件专利,并且开放其中一部分供友商使用,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展现了奇瑞强大的技术自信。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的初期,奇瑞却似乎慢了半拍,面对质疑,尹同跃坦言奇瑞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这并不意味着奇瑞会就此落后。
随着“瑶光2025”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奇瑞吹响了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奇瑞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39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奇瑞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在智能化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奇瑞旗下的“大卓智能”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其无人驾驶网约车已经成功实现公开道路载人试运行。
除了这些,奇瑞在后续还会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向外推出搭载了鸿蒙智驾系统的智界S7,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结语奇瑞能够有如此的成就,是众多的工作人员克服困难,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在2023年,奇瑞控股集团已经登上了《财富》世界五百强,奇瑞从最初的“小草房”到如今的世界五百强,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也是他们坚持不懈精神的成果,在此希望奇瑞能够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奇瑞
桂林生活网——尹同跃: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奇瑞的文化“法宝”
宿迁网——尹同跃:从荒滩到世界500强,奇瑞以技术创新引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