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了黑夜,踏破了边界。”北京时间9月25日下午14:30,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以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唱起《我的梦》来开启。
2015年,华为用一首《Dream It Possible》感染了无数的全球消费者。时隔多年,华为再唱《我的梦》,更凸显出新芽破土而出、蝴蝶破茧而出的力量感。
事实上,自8月29日Mate60 Pro“未发先售”以来,华为一直热度不减。尤其是对于Mate60 Pro,凭借卫星通话、超可靠玄武架构、全焦段超清影像、方舟引擎、HarmonyOS 4等科技配置,以及契合大众审美的外形设计等,成为全民引以为傲的“顶尖国货”。
Mate60 Pro一开售,最先上手的用户中,很大一批人不是忙着体验新机,而是忙着“拆机”。很少有一款手机让国内外的“发烧友”、专业机构乃至媒体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除了神秘的芯片外,还有人关注到,华为已经造出全球首款实现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
过去,卫星通信往往采用美国的海事卫星实现,费用高昂、天线粗大、设备笨重。如今,华为把一整套卫星电话塞进一台薄薄的手机里,其中的技术突破细节未获披露,但意义必定重大。
此外,这款新手机上,融合图形、多媒体、内存等技术,让操作系统更流畅的“方舟引擎”,由超耐摔玻璃、超坚韧机身和超耐用锦纤材质组成的“玄武架构”等技术亮点,也让大众感叹华为的“王者归来”。
能够集成这么多新技术,与华为一直坚持“做困难的事”密不可分。
9月21日晚,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与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一段采访对话曝光。“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打压,华为会越来越困难,但华为也会越来越兴盛。”任正非表示。
“抛开了束缚,我们更加胆大、勇敢地实现了更多的突破,有了领先的信心和勇气。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在一个一个地解决难题。”他说。
“解难题”,就是做核心技术攻坚。这件事投入大、风险高,是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很多企业看来并不划算,甚至有人视为“自讨苦吃”。
多年前,华为决定启动自研芯片,就曾引发一片质疑,但华为坚持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事实证明自研“麒麟”芯片是正确的。其实不只是芯片,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云底座……华为在整个系统的方方面面都在取得突破,一大批技术走向国产化。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无论巅峰还是低谷,华为自始至终都是坚定的实干者、践行者。不断着手解决问题的华为,既在一个又一个“解难题”的攻坚战里展示华为无惧艰难险阻,在挫折与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又用产品给出了实在且漂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