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时候,要是听到 “咯吱咯吱”“咔哒咔哒” 的异响,好多车主脑袋 “嗡” 一下,心里直犯嘀咕,生怕爱车出了大问题。但我干修车这行都十年了,必须跟大家讲:有些声音真不是啥故障!今天我就给大家揭秘三种不用修的 “假警报”,看完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1. 冷启动时的皮带声冬天早上启动车,发动机舱偶尔会传来 “吱 ——” 的短促声响,就跟皮筋被拉长的声音似的。这其实是发电机皮带遇冷变硬,橡胶和金属轮之间短暂摩擦造成的。只要热车 30 秒后,这声音消失了,而且皮带没有裂纹,就完全没必要换新的。
定期保养的时候,让师傅帮忙检查一下皮带老化情况就行,可别被忽悠提前更换。
2. 过减速带的悬挂声每次压过减速带,底盘就发出 “咯噔” 声?别紧张!这是悬挂系统的橡胶衬套在缓冲震动时发出的正常工作声,就好比人活动关节时发出的响动。尤其是新车,或者刚换过避震器的车,这种声音会更明显。
注意分界线要是声音变成金属撞击的 “哐当” 声,或者车子还出现跑偏、吃胎的情况,那才是真有问题。
3. 空调出风口的 “流水声”夏天开空调时,副驾驶位置偶尔会传来 “哗啦啦” 的水流声,其实这是制冷剂在管道里循环的正常现象。就像家里冰箱工作时也会有轻微响动一样,只要制冷效果正常,压根儿不用拆中控台检修。
要是同时出现霉味,制冷效果也变差了,这时候才需要清理空调系统。
修车工提醒现在的汽车传感器多达上百个,有点 “小动静” 很正常。遇到异响,先别急着掏钱维修。记录下声音出现的时机,是冷车的时候,还是热车的时候?是加速的时候,还是刹车的时候?下次保养时,带着具体描述去找师傅排查,这可比盲目维修靠谱多了。毕竟,修车不仅要花钱,还有可能把原厂件换成副厂件,反而得不偿失。
记住:汽车没那么娇气,有些 “小毛病” 其实是它在跟你 “打招呼”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