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是大 S 的头七,也是她和具俊晔结婚三周年的日子。
具俊晔在社交平台上发文 “我永远爱你”,以此悼念大 S 。
而小 S 也通过经纪人透露,大 S 生前希望采用环保树葬的方式,家人尊重她的遗愿,目前正在申请中,大 S 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家中。
与此同时,汪小菲和张兰的抖音账号因在大 S 逝世事件中的不当操作,被无限期封禁。
在这些事件逐步尘埃落定之时,大 S 的两个孩子 ——11 岁的汪希玥和 9 岁的汪希箖,他们的处境却令人担忧。
大 S 的突然离世,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是温暖的港湾,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如今母亲骤然离去,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恐惧可想而知。
从大 S 骨灰返台时的画面就能看出,年仅 9 岁的儿子汪希箖穿着大红色外套,在这样悲伤的场合,孩子的懵懂与周围沉重的氛围格格不入,更凸显出他的无助。
孩子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含义,但母亲的不再陪伴,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缺失和孤独。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在夜晚因思念母亲而哭泣,在学校看到同学和母亲亲密互动时,默默难过。
这种心理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关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让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内向、自卑。
在家庭关系方面,大 S 离世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成了焦点问题。
具俊晔发文表示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子女的权益,这一表态引发外界对他争夺抚养权的猜测。
尽管他后来澄清是保护子女继承大 S 遗产的权限,但他作为继父,在这个复杂的家庭关系中,角色十分微妙。
汪小菲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肯定也希望能将孩子留在身边。
而大 S 的母亲,从情感和生活照顾的角度,或许也想参与到孩子的抚养中来。
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诉求,这本无可厚非,但在这场抚养权的博弈中,孩子却可能成为被拉扯的对象。
无论最终抚养权归谁,孩子都要面临生活的巨大改变。
如果跟随汪小菲,他们要适应父亲再婚的新家庭,和继母以及新家庭成员相处;若跟着具俊晔,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也会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挑战。
汪小菲和张兰账号被封禁,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家庭的混乱局面。
此前,围绕大 S 的种种事件,已经让这个家庭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今账号被封,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在抖音平台发声和商业推广的重要渠道,这可能会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产生影响。
而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无疑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频繁的争吵和外界的议论,会让他们内心充满焦虑。
外界的过度关注,也给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公众人物的子女,他们的生活原本就备受关注,大 S 的去世更是将他们推到了舆论的最前端。
学校里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家长的议论,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目光;社会上的陌生人,也会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充满好奇。
这种过度的关注,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议论,而不敢和同学正常交往,变得小心翼翼,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纯真。
大 S 的树葬安排,是她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理解,汪小菲和张兰账号被封禁,也是他们在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转折。
但对于大 S 的两个孩子来说,母亲的离去已经是巨大的伤痛,如今还要面临家庭关系的变动、外界的压力。
真心希望孩子身边的大人们,能多考虑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保护,让他们能在相对温暖、稳定的环境中成长,抚平失去母亲的伤痛。
也希望外界能给予这两个孩子更多的空间和尊重,不要让过度的关注成为伤害他们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