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位卖糖水的爷爷,兢兢业业摆摊17年,坚持2元不涨价,还跟客人强调可以无限续杯,糖水爷爷说:“虽然生活困难,但不好意思把一杯水卖得太贵”……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糖水爷爷,却被网曝了,质疑他不干净,还造谣他卖糖水是子孙不孝,无依无靠,以至于糖水爷爷决定不再摆摊。
网曝一词伴随着全民上网日渐进入人们视野,哪怕一度证明是夸大、虚假甚至是恶意中伤,给当事人带来极大伤害,但网曝却没有停止过。故事中的糖水爷爷,其实可以从以往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他的房间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摆摊需要的锅碗瓢盆也擦得锃光瓦亮,过于吹毛求疵实在没有必要。
之所以网曝屡禁不止,我想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身份的模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明确的身份定位,一旦作出与身份不符合的事情,会降低社会对我们的评价标准,所以行事是有着一定约束的,而在网上没有身份,大家都在键盘后面,谁也不认识谁,所以更加没有顾虑,没有忌惮;
二是人性的弱点,作家东野圭吾曾有句话说:“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些人或许自己过的不好,也不允许其他人过得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随意批判抨击他人,妄图把他们拉下来。糖水爷爷固然并非完人,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善意经营着生活,很多人不一定做得比他更好,所以我们就更不应该以恶意去审视、去苛责老人。
三是网曝成本低。因为网曝参与者众多、暴力损害难以界定、举证困难等原因,我们很少有惩处网曝者或者向网曝者追偿的实际案例,犯了错不用受罚,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不用说,也是网曝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要改善这样一种局面,营造更加风清气正、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网络立法执法。在网络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与时俱进颁布了很多相关法律,而在一些细分领域和新兴领域也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立法工作也需要不断跟进,动态完善;而比完善立法更重要的,是强化执法,现在在管理谣言这一块已经取得良好成绩,对肃清网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网曝来说,我们也需要逐步推进,只有加大了违法的成本,才能有效震慑违法的人。
第二,落实平台监管责任。全面实行实名认证机制,落实每一句话都能找到当事人,强化网民的身份意识,哪怕是在网上,这也代表着自己。健全审核、举报、禁言机制,从平台发出去的言论,都需要经过初步审核,明显恶意的言论不能发表;另外设置举报功能,一旦网民恶意中伤他人,网曝他人,被网曝的人可以举报,核实清楚后要对网曝者实行禁言,并在网曝者的个人主页予以呈现,如果禁言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永久禁言,也不能以其身份再注册同类账号。
第三,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网民集中的网络新媒体,多宣扬正面的事例,让群众感受到生活的美丽;线下也同步发力,基层组织尤其是社区村委会,多组织群众参与各种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