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三级标准是给政治局委员的福利,跟军队里的元帅级别相当,咱们国家的十大元帅,他们大多数都拿的是行政三级的待遇。
没错,在军队里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虽然没挂上元帅的肩章,但享受的可是元帅的待遇。说起来,大家都知道的大将张云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拿的是行政三级的薪酬。
在张云逸之外,军队里头还有这么一位将军,他虽说没挂上具体的军级头衔,但却拿到了中将军衔,享受的待遇更是跟元帅没两样,这人便是赛福鼎·艾则孜。
他为啥能被授予中将还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呢?毛主席的评价特别到位,直接就说他是新疆那块的头面人物。
赛福鼎·艾则孜是个特别的人物,他没有达到军级却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而且还享受到了元帅的待遇。他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一般来说,要达到一定的军职才能被授予中将这样的军衔,并且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更是少之又少。但赛福鼎·艾则孜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赢得了这样的荣誉。虽然他没有走到军级的高位,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足以让他获得这样的殊荣。这也说明,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时,不能仅仅看职位的高低,更要看他的实际能力和所做出的努力。总的来说,赛福鼎·艾则孜是个备受尊敬的人物,他的事迹和荣誉将会被人们长久地铭记。
根据中央军委的规定来说,赛福鼎本来是拿不到中将军衔的。为啥这么说呢,《评定军衔的指导原则》里头写得清清楚楚:定军衔的时候,主要看的是1952年那会儿你在军队里的级别。一般来说,副兵团级、准兵团级的干部,很多人能评上中将,就连一部分正军级的也能捞个中将当当。
元帅和大将的评定标准各不相同,但中将的评定可是有明明白白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根据1952年军队里的评级来定的。
副兵团级别的领导,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资历,被封为上将或者中将,这里面有22个人就是因此当上了中将,总共副兵团级的有45位。到了准兵团级别,大部分人都能拿到中将的军衔,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少将,你看,64个准兵团级的干部里,有53个都是中将。再说到正军级,这个级别的干部主要是被封为中将或者少将,在203位正军级干部里头,有96位是中将。
1955年的时候,总共有175位将军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这里面,徐立清是个特例,他是唯一一个正兵团级的干部,但他自己要求降了一级。除此之外,还有22位副兵团级的干部,53位准兵团级的干部,96位正军级的干部,再加上3个没有军级但也被授了衔的,赛福鼎就是其中之一。
说说为啥赛福鼎成了没军衔等级的中将吧,这事儿得追溯到1952年那会儿的军队评定情况。
兵团和二级军区的头儿们,像司令员、政委这些,通常都算作是正兵团级别;副司令员、副政委呢,一般就是副兵团级别了;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还有后勤部长这些部长级的干部,他们通常被看作是准兵团级别。
1952年那会儿,赛福鼎挑起了新疆自治区委员会第四书记、常委还有统战部部长的担子,但他手里没捏着军队的职务,因此1952年军队评级的事儿,他就没掺和进去。
第二年,赛福鼎就当上了新疆军区的二把手,副司令员。要是那时候有评级这档子事,他很有可能就被定为副兵团级的领导了。到了授衔那会儿,他就是以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去的,虽然那时候还没明确他的级别,但这职位跟副兵团级是一个档次。副兵团级的干部,授个中将衔,那是理所应当的事。
开国中将一般都能拿到行政六级的福利,跟部长们的福利没啥两样。大多数中将都是这个标准。但赛福鼎是个例外,他享受的可是行政三级的待遇,那可是副国级大佬才有的福利,在军队里头,这就相当于元帅的级别了。
赛福鼎中将为啥能拿到元帅级别的待遇呢?这背后的原因得从他那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说起。
新疆地区的头面人物赛福鼎·艾则孜
赛福鼎来自新疆,是个维吾尔族人。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此在维吾尔族里相当有号召力。
1944年那会儿,赛福鼎同志投身到了新疆的“三区革命”里头,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着干。
毛主席对赛福鼎同志赞不绝口,特别赞扬了他参与并引领的“三区革命”。他说,“三区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在新疆成功牵制了大约十万国民党军队,这“对新疆乃至全中国的解放事业,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赛福鼎同志着手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的相关书籍,1946年的时候,他主动跟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搭上了线,并表达了希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愿。
赛福鼎真的做了件大事,他靠自己的威望把共产主义思想带到了新疆,还领着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跟中国共产党站到了一起。要是没有赛福鼎,新疆解放那会儿,咱们估计还得多费点劲呢。
赛福鼎因为有着杰出的贡献,所以在1949年10月1日国家成立的大日子里,毛主席特地邀请他参加了开国大典,并且还安排他站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原本赛福鼎只是默默站在城楼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但毛主席亲自走过去,把他带到了自己身后,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看到他。
赛福鼎跟其他的中将有点不一样,他们大多是在土地革命那会儿,或者是八路军时期就加入了共产党。但赛福鼎呢,他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提出想加入共产党的。让人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亲自点头同意了他的申请,这么一来,他就成了新疆维吾尔族里头第一个共产党员。
1949年他加入了党组织,那时候他还没达到军级。要是换做别的同志,可能就跟授衔这事儿擦肩而过了。不过呢,在授衔那会儿,毛主席特别体谅少数民族的同志,他觉得咱们得高看一眼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不能因为他们军级不够,或者转到地方了,资历也不算老,就不给他们授衔的机会。
按照毛主席的吩咐,负责授衔的干部们重新考量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情况,最终根据他们的实际贡献来评定军衔。像蒙古族里的乌兰夫,就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新疆地区的头面人物赛福鼎,也得到了中将的荣誉。
另外,不光是军衔上有独特规定,行政级别这块儿也有专门的衡量尺子。对于党外人士、少数民族朋友还有华侨,他们在行政级别上的待遇,都有所上调。
最直接的区别在于,同样都是将军,但他们的行政级别却有所不同。乌兰夫身为上将,按常规标准,本该是行政五级的待遇,不过他实际上享受的是行政三级的待遇。再看赛福鼎,他是中将,按理说应该享受行政六级的待遇,但他实际上也是享受行政三级的待遇。
给他们定这样的级别,主要是因为他们为民族团结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别看他们没什么老资格,但他们的付出可不少,而且那贡献是真的大。有关部门就是根据他们的这些贡献来划分级别的,这样一来,就能防止那种只看资历不看贡献的老一套做法,对增进民族间的和睦有好处,也对统战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