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的时候,陈国的出镜率挺高的。在说关于吴国的发展史的时候,我就提到过一个对吴国的突然崛起有很重要意义的楚臣——申公巫臣。他因为用计屈到了楚国的世族子反还有楚庄王同时喜欢的女子夏姬,并且带着夏姬远走高飞而导致自己留在楚国的家人被屠杀殆尽。为了报仇,他一手把当时十分落后且毫无存在感的边陲吴国给扶植了起来,让吴国有了和中原各国争霸的能力,狠狠地报复了楚国和子反、子重。
不过,如今,我们的主角不是巫臣怎么报仇,而是夏姬。夏姬是个很神奇的人物,他神奇到一位日.本人给她专门写了一本传记叫春秋夏姬。
夏姬是郑国的公主,却有着克夫的名声。她还没出嫁前就和一位哥哥搅和在一起,结果没到三年哥哥就死了。她又被嫁到了陈国去,结果把陈国搞得灭了国。
她嫁给了陈国一位大夫(注意,不是医生),九个月生下了一个孩子,没多久,丈夫就死了,她一个人抚养孩子,结果和另外两名陈国大夫有了首尾,这两名大夫之间互相吃干醋,把陈国的国君也扯了进来,还进行了四人大戏。最后是夏姬的儿子看不下去,把陈国的国君给杀了。
于是楚国就出场了。楚庄王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就带兵攻打陈国,把夏姬的儿子杀了,俘虏了夏姬,却也被夏姬的美貌深深震撼,想把夏姬纳进后宫,被巫臣以十分正义的理由阻止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陈国就此被灭了,楚庄王想把陈国变成自己的小县城,但是被另一名德高望重的游行大夫以十分正义的理由阻止了。于是又让陈国复国,重新给立了一位国君。
陈国被楚国灭国之后又复国的次数不下于三次,甚至中间有一次,楚国的国君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去做陈国的国君,不过这位楚国公子最后回国成功夺取了楚君位置,又把陈姓找回来当陈国的国君。
前面我们说郑国像是一个夹缝国夹在楚国、晋国之间两面为难,最后终于被灭了国。陈国挨着郑国,所经受的夹子气只有多没有少。而且人家郑国至少曾经辉煌过,陈国除了一开始位列十二大诸侯之外,似乎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本来这也挺好的,春秋那时候就是你搞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内乱,就算你是个小地方也没有人有理由来搞事情。
坏就坏在,陈国的第十二任国君娶了同级别的邻国蔡国的女人,这女人生了个孩子又不是太子。但蔡国又想让这个孩子当国君,于是内乱就开始产生了。
大家都知道内乱是消耗国本的东西,况且陈国这场夺位内乱自此上演了好几轮。不过,这个蔡国女人的儿子的儿子也是在这场内乱中逃到齐国去并且在齐国得到重用,发展到后来取代姜姓成为齐国的国君。
在齐国内乱达到顶峰的当口,紧邻的楚国强大起来了,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陈国一个弱小的国都只能给楚国当小弟,并且没有主权的那种小弟。陈国但凡出现点什么不对劲,楚国就带兵过去匡扶正义,灭国又复国,玩儿地一溜一溜的。
后来谁和楚国有矛盾,又想让陈国这个楚国小弟臣服自己,比如齐国,比如吴国。陈国一位国君因为前期没有听从吴国召唤,后来被吴国请过去困死了。
陈国的后期可以说是十分窝囊,虽然断断续续将国本进行着,但基本也就是苟延残喘,看人脸色行事。
因为陈国是舜的后裔妫满的封国,很多人把陈国这绵延不绝的国本归结于舜的功德传世久远。更何况,当陈国灭掉以后,陈国逃到齐国的公子陈完后来竟然取代了强大的姜氏绵延百代的时候,史学家们就更相信这个观点。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陈姓也就是后来的田姓之所以在陈国发展不起来,在齐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陈国身为一个诸侯国,国小却依旧是被人觊觎的诸侯国,在经历内乱之后压根就没有机会壮大起来。因为周围好多国家盯着呢,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处在齐国的陈氏,他们在齐国得到了重用,可以以臣子的身份慢慢发展自己。并且也许是被迫逃往异国他乡,陈完的子孙有种异常的紧迫感,所以格外的团结。他们家一个庶子给另一个人当下人,这人想挑拨这个庶子和嫡支之间的关系,结果这庶子转手就把信息报告给了家族。这么团结的家族,想不强大起来都很难。
我在分析郑国出场即巅峰,却渐渐沦为夹缝国以至于灭亡的原因,就说过,郑国之所以衰落直至灭亡,是由于郑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乱,后来就一直被强大起来的晋楚压制。
陈国的灭亡同样是因为内乱消耗失去了强大的机会。那么田氏能取代姜姓则是因为他们蜗居在齐国那段时间足够团结、没有内乱的原因。
大概“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吧。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定会兴旺起来。一个国家团结,自然也会长盛不衰。如果家宅不宁,内乱不止,那么国与家都会有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