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诞生于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的书香世家,自幼博闻强记,“于书无不窥”。16岁考中秀才,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其时人称刘基“诸葛孔明之俦”,“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今辑录刘伯温最经典名言计二十五条,堪称刘伯温毕生智慧结晶,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读来朗朗上口,道理入木三分。读古人书与圣人交流,将受益无穷。
1.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2.长平之威,报在钜鹿;会稽之胜,终于姑苏。
3.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对方)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4.国不自富,民足则富;君不自强,士多则强。
5.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6.剔大蠹者木必凿,去大奸者国必伤。
7.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安。
8.仁暴殊途,非暴无以为仁之启;怨恩异路,非怨无以为恩之资。
9.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故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
10.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1.蛟蜃之市,不可以称有国;稊稗之秋,不可以言有年。
12.伐罪吊民而周祚延于孙子,兴徭树怨而秦祸发于萧墙。
13.善贾者不壅(积压)其货,善治者不壅其民。
14.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隳;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是故附赢以升高而枯,fuban以任重而踬。
15.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16.政以渐成,则民不骇;俗以渐变,则功不偷(怠惰)。
17.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8.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19.徇(献身)功利者,不虞(防备)谄诈;溺鬼神者,独觉形声。
20.暴于物者,众志之所诛;妨于物者,舆情之所疾。是以虎狼堕阱,仁者见之而不怜;枳棘当道,行者过之而必诘。
21.无舆马者,不耻徒步;无鱼肉者,不厌菜羹,故性为欲汩(弄乱)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绝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22.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拍翅膀)乃高。
23.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是故勾践事吴,乃成姑苏之举;夷吾佐霸,曷向槛车之嫌?
24.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
25.御龙之智,不能训猿以礼;神农之圣,不能服豕而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