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感90%是甲流,流感的7天症状图表,及吃药的不同

栗子科普 2025-01-17 17:50:4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流感,这个每年都如约而至的“老朋友”,今年又来了。今年它的主角身份更明确了——90%的流感病例是甲流。这句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是甲流突然变强了吗?还是其他流感病毒变少了?得了甲流,症状会按什么顺序出现?哪些药该吃,哪些药不能乱吃?

为什么今年的流感几乎都是甲流?

甲流,全名甲型流感病毒,是流感家族的一员。它像一个擅长“变装”的明星,每年换个样子重新登场。而今年,它成了流感舞台的主角,占了90%的“出镜率”。

这并不是因为它突然变得更厉害,而是因为甲流的传播能力本来就强,它更容易在人群中快速扩散。

有趣的是,历史上流感病毒之间的“竞争”就像跑马拉松。甲流像个冲刺型选手,总是先发制人,抢占头条;而乙流则是个稳扎稳打的选手,喜欢在甲流退场后偷偷冒头。

今年的情况可以看作甲流“赢麻了”,乙流暂时没什么发挥的空间。

更大的背景是,经过了2020年到2022年的特殊时期,人们的集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提高了。今年的甲流不仅传播快,感染后症状还格外“凶猛”。

流感的7天症状图表:每天都在变脸

得了甲流,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第一天只是嗓子疼,第二天却浑身痛?”流感的症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下是甲流典型的7天症状变化图:

天数

主要症状

解释

第1天

喉咙发痒、咳嗽、低烧

病毒刚进入呼吸道,免疫系统开始“报警”。

第2天

高烧(38°C以上)、头痛、肌肉酸痛

病毒迅速复制,身体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全身症状。

第3天

持续高烧、乏力、食欲下降

病毒在体内达到“巅峰期”,身体进入全面“作战状态”。

第4天

高烧逐渐退去,但仍有咳嗽、鼻塞

病毒开始减少,但呼吸道黏膜的损伤需要时间修复。

第5天

咳嗽加重、痰液增多,可能出现胸闷

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逐渐显现,痰液是身体清理病毒的“废料”。

第6天

咳嗽持续,鼻涕减少,体力有所恢复

身体逐渐恢复元气,但呼吸道黏膜仍较为脆弱。

第7天

咳嗽明显好转,偶尔感到疲惫

基本痊愈,但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或再次感染。

注意:这只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发展过程,症状轻重因人而异。

如果症状超过7天仍然没有缓解,或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吃药和不吃药的区别在哪?

流感的治疗经常引发争议:有人觉得药不能乱吃,硬扛就能好;有人则把药当成“万能灵药”,一发烧就恨不得吃一箩筐。到底该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

1. 退烧药:不是万能的,但必要时得用

甲流的高烧常常让人痛不欲生,特别是第二天到第三天的持续高烧。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让人过得稍微舒服一点。

但要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杀死病毒。

误区:很多人认为发烧可以“烧死病毒”,所以硬扛不吃药。这其实是个误解。

发烧确实是身体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但如果体温过高(比如超过39°C),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对儿童和老年人。

2. 抗病毒药:越早用越好

像奥司他韦(达菲)这样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甲流。它的作用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关键是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越早越好。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窗,药效会大打折扣。

个人建议:如果你怀疑自己得了甲流,尤其是高烧不退、浑身酸痛时,不妨尽早看医生,确定是否需要用抗病毒药物。

3. 抗生素:慎用!

流感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比如肺炎或中耳炎,就不需要用抗生素。

流感的误区:别再相信这些“偏方”了

得了流感,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求助“民间智慧”,但一些偏方不仅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喝酒驱寒”无效还危险有人觉得喝点酒能杀病毒、驱寒气。

酒精不仅不会杀死病毒,反而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让身体恢复得更慢。

“多穿衣服捂汗”适得其反发烧时穿太多衣服捂汗,反而可能导致体温过高,甚至引发热性惊厥。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适量舒适的衣物。

“感冒药能治流感”市面上的感冒药(如复方制剂)主要是缓解症状,比如鼻塞、咳嗽,但对流感病毒本身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是甲流,还需要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预防甲流:从细节做起

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来预防:

打疫苗: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是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

勤洗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保持距离:尽量避免与咳嗽、打喷嚏的人近距离接触。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流感的传播不仅与病毒本身有关,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聚餐饮酒,往往会加速流感的传播。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已经习惯了戴口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毒的传播。

有趣的是,历史上的大流感疫情(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也曾改变了全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那场疫情之后,人类对传染病的理解和防控能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甲流并不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它、预防它、正确治疗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甲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特性及防控策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0 阅读:24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1

用户10xxx81

1
2025-01-18 22:59

快一个月了,一直咳嗽。无奈

栗子科普

栗子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