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婚姻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个角色,她穿梭于千家万户,牵线搭桥,成就无数良缘。她被人敬重,却又常遭唾弃。
她就是媒妁,在中国婚姻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可或缺的角色,却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短短百年间,媒妁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媒妁起源·】——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可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开启古代婚姻之门的钥匙。
媒妁即媒人,旧时婚姻常请人说合,通两家之好,大多为妇女担任,故又称媒婆。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媒的解释是:“媒,谋也,谋合二姓。从女,某声。”许慎对妁的解释是:“妁,酌也,斟酌二姓也。从女,勺声。”
所谓“谋合二姓”,即帮助两姓男女缔结婚姻;“斟酌”在此有权衡适中、择善而定之意。
因而,许慎的释义“谋合二姓”与“斟酌二姓”两相互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媒妁”作为专用名词的语源。
可见“妁”同“媒”的意思相近,都是斟酌男女两姓并促使其成为夫妇的人。又由于媒妁实际上是两个姓之间的使者,所以在后代,媒也被称为“使”。
在许氏看来,媒妁就是谋合、调适两个不同姓氏家族联姻的中介人。
结婚须由媒人为男女双方撮合,这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基本特征。不但男女青年不能“私定终身”,就连双方家族也不能“私结良缘”。
婚姻由媒,不仅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被认为是婚姻必须遵守的规则与道德标准,甚至到今天还在一定程度上被沿袭。
有趣的是,很少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婚俗现象,媒妁婚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民间相传,媒妁是女娲所创制,故为中华民族生来具有。传说天地开辟之初,世上没有人烟,只有一位女神———女娲。
女娲走在空旷的大地上,感觉太孤单,便用河水捏和黄土,做起了小泥人。小泥人一落地,变成了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类就这样诞生了。
女娲又令男女自相结合,繁衍子孙,于是由女娲亲自做媒的婚姻制度便产生了。
类似的说法,亦见于文献记载。如汉代《风俗通义》称:“女娲铸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婚)姻,行媒始行明矣。”
所以后人都奉女娲为“神媒”,专事媒业者则敬她为本行祖师。不过,这种“神媒”观点,已被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所否定。
——【·历史演变·】——
人类的婚姻历程,大致经历了原始部落的杂婚、氏族内同辈血缘群婚、排除同胞兄妹血缘的伙婚、同姓不婚的族外对偶婚,以及一夫一妻的专偶婚五个阶段。
在杂婚与群婚阶段,不可能出现媒妁,是现代民俗学界的公论。《列子.汤问》中所谓上古之世“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当是人类早期婚俗的真实写照。
有人认为媒妁出现于伙婚阶段,这种婚俗的基本结构是,某一血缘氏族的一群男子与另一血缘氏族的一群女子结成婚姻关系,亦称族外群婚制。
这种制度伴生出婚配对象的选择问题:该与哪一个氏族中哪一群同辈异性结合。
按当时的惯例,安排者为氏族内的长辈(主要是母亲)。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从形式上来看,伙婚仍属群婚的一种,不仅随意选择性很强,婚姻关系也处于无常状态,故无须什么双方女性尊长郑重其事地接洽。
只有到了婚姻关系相对稳定的族外对偶婚普遍实行的阶段,才使媒妁成为需要。
当时的婚配渠道有三条:第一,武力掠夺;第二,用一定数量的物品向外族换取(买卖婚的原型);第三,人与人的互换(交换婚)。
除了掠夺婚之外,其他两条渠道需要经过中介,媒妁便作为这种中介,出现于买卖婚和交换婚中。
因此后人常常将撮合婚姻的“媒婆”与贩卖人口的“牙婆”混为一谈,而事实上许多“媒婆”也确实兼事“牙婆”行当,这种行当在当时也被看作是媒妁的本份。
私有制社会形成后,婚姻开始具备私有财产继承和种姓延续的双重意义,这才有了意在巩固私有制家庭的一夫一妻的专偶制婚姻形态。
直截了当地说,媒妁是在原始社会向私有制社会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是专偶制婚姻的伴生物。
可见,媒妁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当进入父系社会后,为确保妻子所生孩子确系自己所出,男子必须反对原始的群婚乱交,便对性关系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正是媒妁产生的社会条件。
这样婚姻就不单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事,而是两姓之间的事了。正所谓“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制度确立·】——
史料表明,婚姻由媒,乃是周人的独创。如何辨姓,由谁来辨姓呢?周人的方式是占卜,“男女辨姓,礼之大司”(《左传·昭公元年》)。
这种方式虽说匪夷所思,但对当时人而言,却是最信实可靠的。卜筮之事,自然由巫觋担任,所以通过占卜辨姓而使“两姓通好”的巫觋,便是最早的媒妁。
东汉许慎对媒妁的解释便足以证明媒妁生于巫觋的史实。后人对媒婆有近似巫婆的观感,或划为一类,也可能基于这种认识。
认为媒妁源起周人的学者,还引证古籍记载指出:《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这是娶妻由媒的最早记载。
“豳风”是周人旧地的民歌,与此同时,经夏、商之后的中原婚俗,仍处在比较原始的自由对偶婚或专偶婚阶段。
周人入主中原后,周公将这一婚俗加以程序化,演成一整套“周礼”体系。中原人是在经常处于新旧婚俗冲突的矛盾状态中逐渐接受周人婚姻由媒礼俗的。
典型的事例,见《诗经·卫风·氓》:小伙子“抱布贸丝”,上门求爱,姑娘却告诉他,“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小伙子再发怒跳脚亦无可奈何。这是买卖婚旧俗与媒妁婚新俗的冲突。
综合各种资料看,新旧婚俗的矛盾与冲突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战国时期,婚姻由媒才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大部分成员接受的自觉行为。
——【·社会功能·】——
从语源学来看,“媒”的得名是从“母”而来,含有生育之义。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指出:上古“某”声和“母”声同部,即二者古音相同。
“媒”以“某”为声符,“某”与“母”语义相通。古人对“高媒神”的祭祀表现了早期人类对生育母神的崇拜。
周代礼制规定男女到达婚龄必须嫁娶,如不嫁娶,媒氏则令其“会而合之”。
中国古代最早的媒应是官方的“媒氏”,《礼记》记载:“男三十、女二十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而合之。”“媒氏”最初并不是以撮合男女好事或让人们结成某种姻亲关系为目的的,其产生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一种强制性手段促进人口繁殖,通过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从而发展生产力以增强国力。
可见,媒氏使男女“会而合之”就是为了鼓励和促进生育,媒从母得名含有显著的“生育”意义。
真正具有婚姻中介人性质的“媒”,是父权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此,媒被赋予了浓厚的礼仪色彩,其存在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国古有非媒不行嫁娶的礼教规条,在整个婚礼中,媒是重要角色,不仅在婚礼中受到厚待,而且在社会上也受到重视。
宋代出现了媒人的社会组织,元代官媒受到国家重视,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媒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妁在中国传统婚姻中是不可缺少的,哪怕双方父母赞成,当事人也愿意,仍然得请媒人撮合一下。
如果请不到媒人,就只好不结婚。“处女无媒,老且不嫁”,媒妁似乎比父母还重要。婚姻须经媒妁,就是因为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经过社会的公证和承认。
——【·正面与负面·】——
总体来说,媒在为男女牵线搭桥成人之美以及提高婚姻质量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民间自由相恋的男女只有通过媒人的牵线搭桥才能按法定程序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男女有别的时代男女青年被分别禁闭在各自的狭小空间里,媒人的中介作用往往不但能够帮助男女双方扩大择偶范围,而且有利于把家庭条件和个人资质相称的男女结合在一起,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婚姻质量,也正如民间俗语所说“亲戚朋友做大媒,看着般配才上门”。
因此,媒在民间赢得了一个个好名称,如“月老”“红娘”等。
进入宗法社会后,虽有“红娘”之类的热心人,但大多数媒人逐渐成为家长意志的代言人。
中国古代,男婚女嫁多是包办婚姻,旧婚制下的媒又不可避免地有许多负面影响,有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媒人为了赚得丰厚的酬金,在说媒的过程中就难免颠倒黑白、哄瞒欺骗,谋财害人,而最终导致了一幕幕的婚姻悲剧。
甚至有的媒人参与到贩卖妇女的活动当中,从中牟取暴利,因此遭到人们的鄙视。民间和少数民族中有不少歌谣是骂媒人的。
布依族有这样的歌谣:媒婆是个馋嘴猫,东家舔油西家叼,甜言蜜语两头骗,沟里放牛两边捞。
白族、土家族也有歌谣讽刺媒婆:娘家来吹女婿好,婆家去夸嫁妆多,你说嫁鸡得嫁鸡,你说嫁狗得嫁狗,阴间红线你来拴,你是鬼头头。
下面这首民歌对媒人的丑恶嘴脸更是暴露无余:一条帕子两边花,背时媒人两面夸;一说婆家有田地,二说娘家是大家;又说男子多聪明,又说女子貌如花;一张嘴巴叽哩咕,好象田中青蛤蟆,无事就在讲空话,叫儿叫女烂牙巴;日后死在阴司地,鬼卒拿他去捱叉。
所以,中国人一方面离不开媒人,另一方面又讨厌甚至痛恨媒人。在文艺作品中,媒婆的形象都不好,无一例外都是丑角。
大概人们无力推翻媒妁制度,在生活中又要依靠媒人,便只好在戏曲舞台上戏弄她们一番。
媒伴随中国古代社会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旅程,从最初掌管万民生育的“媒氏”,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男女缔结姻缘的中介者,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迈向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