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舞台始终如初。
京剧舞台上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搭档,如于魁智和李胜素、杜镇杰和张慧芳、史依弘和李军。然而,李维康和耿其昌是其中最特别的一对。
这对梨园伉俪不仅是演艺界的黄金搭档,更是相濡以沫走过半世纪的恩爱夫妻。
现在已经77岁的李维康和耿其昌,除了重要的演出,很少再现身舞台。在京剧界,如果要问谁最让人敬佩,他们两位绝对能排在前三。
他们49年的坚持精神值得每个人点赞。
谈论这对老艺术家的日常生活,非常有趣。他们在舞台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就连唱戏的音调都能保持一致。即使年纪大了声音需要降低调门,他们也能同步下调,保持一致的频率。
这种默契程度,简直就像是天生一对。
然而,圈内人士更为津津乐道的则是他们那独特的"AA制"婚姻。在现今社会,AA制恋爱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他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践了。
李维康对这件事情很认真,家里煮个鸡蛋都要一人一个,演出收入也要算清楚,生怕占了对方一分钱。
有人觉得这过于较真,但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特殊的相处方式,让他们的感情历久弥新。别的夫妻因为金钱的问题吵架,而他们却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上。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京剧演员为了谋生而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然而这对夫妇却坚决地留在了京剧舞台上,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京剧振兴事业中。
人们常说,娱乐圈里的长久夫妻太少。但李维康和耿其昌用他们的方式证明,爱情的保质期是可以被延长的,关键在于两个人心往一处使。
他们的相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他们的确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现在的他们虽然不常一起登台演出,但只要有机会同台,那份默契依旧存在,那份感情依然深厚。这不就是最好的爱情见证吗?不是所有的缘分都能长久,但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这种在当今娱乐圈里少见的爱情故事,令人深信:真爱存在,且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李维康和耿其昌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教给我们非常生动的人生课程。
【命中注定的相遇,无法错过】
李维康和耿其昌的缘分就像是上天安排的剧本。1947年,他们两人同时出生在北京,一个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一个是戏曲世家的后代。
李维康的家庭富有浓厚的情趣。她的父母都是北大的高材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对知识分子夫妻竟然把看戏当做最大的享受。
宁可生活节约,省吃俭用,也要买票进戏园子。正是因为这样,年少的小李维康在这种艺术环境中长大,在耳濡目染中,对京剧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喜爱。
11岁那年,小李维康的命运开始改变。他考上了中国戏曲学校(现在的中国戏曲学院),在同一批考生中,还有一个叫耿其昌的男孩。
这一考试决定了两人未来的故事。
说到这个年纪从事戏曲,其刻苦程度可是非常人可以想象的。每一天练习基本功的时候,几十个小孩就排成一队,老师大声喊出"踢腿"的指令后,他们膝盖和小腿的啪啪声就此起彼伏,而且要求踢腿的高度必须达到额头。
练完后,大家的额头都出现了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但是没人喊苦叫累。
12岁那年,李维康第一次在学校登台演出,他用《二进宫》的精彩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尽管戏服过大,需要往上卷起来,但台下的老剧艺家都看出了这位少女的才华:她将来必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
自从那以后,李维康就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目标。
李维康在学习上就像是个宝藏女孩。她不仅唱功了得,还是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堪称学校里的文武双全。
与其他同学相比,耿其昌就像是个木头人,他只知道埋头练功习戏,不爱说话。然而,在男生班里,他的唱功是最棒的。
于是,12岁那年,这两个天赋异禀的孩子成为了搭档,并开始进行演出。学校的每一次重要演出,他们都担任主演。甚至还一起为重要领导表演过,小小年纪就见过不少大场面。
那时候的孩子都挺单纯的,每天一起排练、演出,没有想过男女之间的感情。他们就像两株并蒂生长的小树,默默地在艺术的土壤里扎根、成长。
他们从未想过,这份简单的同学之情,在未来会发展得如此美好。
李维康和耿其昌同年出生,一同考入戏校,又同时登台演出,他们的故事如同被命运之手精心编排的剧本。
他们如此的相遇和成长,奠定了日后爱情稳固的基础。
【患难见真情的意思】
李维康和耿其昌的爱情故事中,有一个特别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源自特殊时期。
那会儿,李维康家里遭遇变故,家人分散各地。作为戏曲学校的学生,李维康也不能幸免。他不仅被当成了"典型",还被同学们孤立和刁难。
这段日子对年轻的李维康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
一天早晨,李维康如同往常站在墙根喊嗓子,这可是她的日常功课,无论风雨,从不间断。正当她全身心投入练功时,“砰”的一声,一块砖头擦过她的鼻尖,径直砸在地上。
那一刻,她惊出了一身冷汗。抬头望去,却看到楼上的窗户敞开着,显然有人闯入其中。
换成其他人,早就撑不住了。然而,李维康选择了在内心告诉自己:“未来总会变明亮,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过去。”这份坚韧,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或许就是她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那么远的真正原因。
耿其昌看到李维康受委屈,心里很着急。虽然他平时话不多,但是看到李维康再次被拉到太阳底下晒着,他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中午,耿其昌决定要找人理论一番。
虽然这些话并没能立即改变什么,但李维康听后,就像在烈日下吃到了一根清凉的冰棍,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温暖。
那晚耿其昌心里总是放不下,在校园里东走西逛,最终在一处较为昏暗的小角落里找到正在看书的李维康,他还在那缩成一团。
确认四下无人后,他走过去,轻轻对她说:“你千万别放在心上,想开点,他们就是嫉妒你。”说完,他红着脸跑开了。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使李维康对耿其昌的感觉逐渐变得与众不同。
后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李维康的生活境况逐渐好转,她得到了更多的自由。耿其昌也因此找到了与她相处的机会,他们的关系也因此改善。
这段艰难困苦的经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他们的心越走越近。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多少人因为一些小事而分开,然而李维康和耿其昌却在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互相扶持,这大概就是他们感情能长久的秘诀之一吧?真正的感情就是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最温暖的支持。
【青春的回忆】
说起李维康和耿其昌的恋爱史,最让人心动的就是那两张纸条的故事。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社交软件,但一张小纸条却承载着满满的少男少女心事。
那会儿正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春心萌动的季节。耿其昌可能也觉得,光是默默守护还不够,总得表达点什么。于是,他鼓起勇气,写了一张含蓄的“情书”递给了李维康。
李维康看到纸条的内容后,心中也难免小鹿乱撞。但是她却只是回了八个字:"要把青春献给事业。"
然而耿其昌可不是会轻易认输的人。看李维康似乎比他更迟钝,他着急得不行。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换了一个策略。
这让李维康有些犯难,她无法逃避,只能认真思考,最后写下了"特殊位置"四个字。这个简单的回答让耿其昌非常开心。
“献给事业”到“特殊位置”这简短的几个字,描绘出两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尽管这充满青涩的告白方式在现在看来有些土气,但它却充满了真诚和动人。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华丽辞藻,他们的心灵却因此更接近。
后来他们毕业后,一个去了中国京剧院,另一个去了北京京剧团。那时候魏公村到虎坊桥之间还没有地铁,两地相隔的距离不短。
然而,耿其昌无论何时都要尽早出发,赶最早的车去探望李维康。两人聚在一起后,除了聊工作和生活以外,还一起唱戏,直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各自离去。
耿其昌为此还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久走两城间,有人把心牵。霞童晚我起,月老早我眠。"这诗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却句句真情实感。
看完这些矫情的字句,你是否也深受感动呢?并不需什么轰轰烈烈的表白,也无需多么高档的礼物,仅是简单的几个字,几张纸条,却见证了一段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爱情。
在当今娱乐圈,很多人都用各种浮夸的求婚方式来制造话题。然而,李维康与耿其昌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爱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修饰,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