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刚入朝,金日成就想抢夺指挥权,彭老总坚决不同意

以冬说历史 2024-10-02 03:07:21

1950年,志愿军刚入朝,金日成就想抢夺指挥权,彭老总坚决不同意

1950年深秋,朝鲜战场硝烟弥漫。中国人民志愿军26万大军即将入朝参战,却面临一个意料之外的难题:这支庞大的军队该由谁来指挥?一场关乎战争走向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回首这场惨烈的战争,谁能想到,战争初期中朝双方竟为了军队指挥权争得不可开交?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10月。当时,志愿军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入朝参战。但是,朝鲜方面对中国军队的到来却显得异常冷淡。他们不仅对中方派人实地考察的请求置之不理,还拒绝了中方派参谋团到前线的提议。这让彭德怀老总很是纳闷。

10月8日,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匆匆赶到沈阳,说是要商讨志愿军入朝事宜。彭老总热情接待,准备好好聊聊作战计划。哪知道,朴一禹对战况只字不提,就一个劲儿催促志愿军赶紧出发。最后,他话锋一转,建议把志愿军指挥部设在德川。

这下可把彭老总给气坏了。心想:我们派26万大军来援助,你们却想指挥我们?这不是瞎胡闹吗?但彭老总没有当面发作,而是耐心解释为什么指挥部不宜设在德川。他说,指挥部要离前线近,便于了解战场情况。德川太偏僻,不利于长期作战。

朴一禹听后默不作声。彭老总心里清楚,这指挥权之争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10月19日,志愿军主力开进朝鲜后,问题更加突出了。此时朝鲜人民军已是强弩之末,能调动的部队不足4个师。按理说,金日成应该主动与志愿军会师,共同对敌。可他偏偏躲着不见,只派朴一禹到志愿军指挥部“联络”。

这种松散的协作模式很快就出了问题。两军行动各自为政,常常顾此失彼。有次志愿军行军,竟被撤退的朝鲜军民堵住去路。更糟的是,还险些遭到“友军”坦克的误击!这要是在战场上,那还得了?

彭老总看不下去了,11月7日,他让朴一禹转告金日成三点建议:一是开展游击战;二是两军指挥部要靠近,加强联合指挥;三是召回逃兵参战。

朴一禹答应转达,结果一去就是三天。等他回来,只说金日成勉强同意开展游击战,其他建议都被拒绝了。彭老总听后很不满意。他知道,问题的关键还是指挥权之争。如果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战局。

11月中旬,第二次战役打响。中朝两军因协调不畅,错失战机。形势危急,彭老总再次提议:由他、金日成和苏联顾问三人共同指挥。金日成这回连回应都没有。急得苏联顾问当场训斥他:你有最好的苏制武器,却打成这样!

眼看僵局难解,毛主席只好请斯大林出面调停。11月17日,斯大林明确表态:同意由彭德怀统一指挥中朝联军。金日成这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同意。周恩来随即起草了《中朝两方关于成立中朝联合指挥部的协议》,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指挥权之争画上了句号。

指挥权确定后,战局立刻出现转机。彭老总指挥有方,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一举扭转了战局!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大获全胜。

此时,中朝联军士气高涨。“联合国军”节节败退,看似全线崩溃。金日成兴奋不已,要求乘胜追击。但彭老总却泼了盆冷水。他分析道,敌人已经适应了我们的打法,贸然追击优势不大。敌人突然丧失战意,肯定有诈。很可能是想引诱我们深入,然后反包围。再说,我军长途跋涉,将士疲惫,伤亡不小。朝鲜天寒地冻,后勤补给跟不上,冒进只会自取其祸。

金日成不以为然,一个劲催促进攻。彭老总有些生气了,反问道:“难道你的兵是兵,我的兵就不是兵吗?”这句话一出,金日成愣住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太急功近利,连忙道歉。

事实证明,彭老总判断精准。“联合国军”果然是故意示弱,引诱志愿军深入。如果当时贸然追击,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金日成对彭老总心服口服。指挥权之争也就此画上句号。

在彭老总的统一指挥下,志愿军屡创佳绩,逼得“联合国军”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有人说,这场指挥权之争,差点影响了整个战局。如果不是彭老总力挽狂澜,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也有人说,彭老总太强势,其实他是在用生命负责。26万大军的性命,朝鲜半岛的命运,都压在他肩上。换位思考,换了是你,敢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一个外行吗?

0 阅读:66

以冬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