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俄军库尔斯克作战方案和执行

善始善达 2025-03-12 10:25:47

无论立场,相信读完这篇后,都会有感悟和收获。

俄军在3月8日正式发起的库尔斯克总攻已经进入第四日,随着开源信息领域更多细节的出现,我们已经可以初步一窥俄军作战方案之精妙和部队执行之坚决。

本篇以开源信息团队Rybar的相关视频为主线,再汇总搜集到的其它信息,力求给读者一个初步的、较为完整战场图景。当然,战役刚刚开始,很多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能还是初步的,这点读者要注意。

战役准备

3月5日左右,俄军开始有计划地摧毁库尔斯克突出部内关键的桥梁和渡口(下图)。

这里注意,俄军摧毁的是苏贾县城周边桥梁,显然,指定作战计划的参谋部门判断战役打响后,突出部外围乌军会向苏贾县城收缩。

俄军用Su-34轰炸机投掷精确制导航弹和无人机摧毁桥梁。

无人机能摧毁桥梁?情况是这样:俄军发现乌军在关键桥梁下安装了爆破装置(见下图桥墩周围),准备在撤退时爆破,阻止俄军前进,于是将计就计,抢先用无人机引爆了爆破装置。

从结果看,乌军参谋人员谋事不密。

战役打响(8日)

3月8日,战役正式打响。率先出击的是突出部外围俄军部队。西北方向俄军106空降师和83空突旅向南;东南方向810海步旅向西,攻击目标是苏贾(下图蓝人标志)背后的乌军生命线(绿色线)。

这其中东南方向810海步旅的进展神速,突破乌军防线后向纵深推进约五公里,与北面俄军对库尔斯克突出部乌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在外围俄军动手的同时,整个作战行动中最精彩的部分——“管道偷袭”,来了。

一支400-800人的俄军敢死队,在天然气输气管道中潜伏两天,爬行15公里,穿过乌军防线,在8日至9日夜间,突然在苏贾县城附近冒出(下图棕色箭头示意)。

“管道偷袭”是整个总攻计划中关键和凶险的一环。为保证成功和减少伤亡,俄军对敢死队进行了三周的训练。准备工作也做得非常充分:泵出了管线中残余的天然气,再向管线中泵入氧气。空军用航弹对敢死队冒头的登陆场事先进行清理。

乌军可能猜到俄军会利用管线偷袭,毕竟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但绝对没想到俄军的偷袭的规模和决心这么大。八百人用两天时间爬15公里管道,确实是一个疯狂的计划。

具体指挥这次“疯狂”行动的是呼号为”僵尸”的前瓦格纳第3突击分队指挥官,下图这位,现Vostok空中突击旅的指挥官。

又是瓦格纳!回想这股力量随国家命运和战事的沉浮,也是颇令人感慨。

总攻第二日(9日)

打仗关键就是出敌意料之外。敢死队冲出来后,目前推测是以小部抢占了登陆场的坚固房屋和地下室固守待援;而大部向北猛冲,夺下了苏贾通向北部公路旁的一个叫Kubatkin的小村。

这个动作也是整个作战计划的一个关键,让我们继续往后看。

在敢死队抢占K村后,北部乌军发现后路被断,出现恐慌,而就在同时,俄军在突出部北部打响了。

三路进攻,一路自西北方向进攻Malaya Loknya(下图左上红旗);第二路在其南侧,越过森林和水障;第三路自北面攻占了Cherkassy Porechnoye村(右上红旗),并试图与钉在乌军撤退必经之处的K村(下部红旗)的敢死队会合。

这样,对突出部北部乌军的包围就形成了。消息称被包围的乌军中有95旅这样的精锐部队,为解救95旅,乌军情总局直属部队被紧急调来发动了拼死的反击,试图为95旅解围。

在援兵协助下,冲破包围圈的乌军,在沿路遭俄军炮兵和无人机拦截的困难情况下,终于跑到苏贾县城外时,发现桥已经被俄军事先炸毁了。

这时候东北方向俄军又打响了,攻占了Makhnovka村(下图白旗),继续试图与K村敢死队会合,并在北面再对乌军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北路俄军进展最快,里应外合下,在当日即打穿乌军防线,最终与敢死队合兵一处。到这时,“管道偷袭”行动已经算是成功了。

北部激烈和精彩的战斗同时,西部外围俄军毫不放松,从北和东南方向继续压向乌军生命线。两个方向上俄军距离生命线约五公里。无人机控制了一段长约五公里的区域。

乌军47旅总军士长在接受战地采访时称,这个路段(上图紫色虚线),每七八分钟就有十几架FPV蜂拥而至。这种情况下,乌军已经很难做出增援和撤退的动作。

今天俄军总攻已经进入到第四日,下图是当前ISW的战局形势图。

乌军在西部外围发动了反击(图左侧蓝色箭头),试图将袋口撕宽。目前看这是挽救库尔斯克乌军唯一的办法。

俄军直接指挥库尔斯克战役的是北部战区司令拉平。常看本栏文章的朋友对他应该很熟悉。总指挥格拉西莫夫当然应参与了这次作战计划的制定。这两人都是俄军的建制派。

目前战役尚处于第一阶段,后面的发展仍有悬念。万一俄军大获全胜,格拉西莫夫也算是不枉普京自始至终的信任了。

1 阅读:23
善始善达

善始善达

提供军事、经济和交叉领域的速报和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