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曾这般评价宋朝:是中国文人所处的最好的时代。
这一评价可谓是相当中肯,无论历史教科书中怎么评价宋朝积贫积弱,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这个朝代确实能称得上是文人的天堂。
宋朝在文化上是开放的,正是这种开放让文人们可以享受时代赋予他们的畅快淋漓。
在这些文人的合力助推下,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了历史上的另一个高光时刻,他们笔下创造出的宋词至今备受吟诵,和唐诗并称为中华灿烂历史文化中的两大绽放永久光芒的明珠。
宋朝国祚绵长,长达31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历经十八帝,而要在18位帝王中找出宋词最辉煌的时刻,自然当属宋仁宗统治时期。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宋词三百首中列名的82人中,其中宋仁宗时期就有21人,占比近四分之一。
这21人中有苏轼、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叶清臣、柳永……。
宋仁宗是历史上备受好评的明君,他对人才的欣赏也颇受赞誉,这些大词人几乎全部在宋朝的朝廷上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可是在这些大词人中却有一个例外,他才华出众,写得一手好词,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大才子,可是他在仕途上却一直不顺心,直到51岁的时候才进士及第,而此举比同龄的那些此人完了近30年。
此人便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柳永。
按理来说,宋仁宗任人唯才,柳永而又才华横溢,两人该惺惺相惜才对,为何宋仁宗却始终没能提拔柳永呢?
这是因为柳永的两首词彻底阻断了他的仕途。
柳永年少有名
柳永原名柳三变,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人们又将其称呼为柳七,原籍福建人,出生在山东。
柳永的背景在当时是非常不简单的,他背后的家族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曾高中进士,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名门世家。
由于父亲和哥哥们的影响,柳永从小便得以饱读诗书,而父亲也希望他将来能够传承家业,光宗耀祖。
好在柳永倒也很聪颖也很争气,立志要做一位能发挥光和热的大官。
柳永对诗词歌赋似乎天生便很有兴趣,在他立志要考取功名的道路上,写下了不少诗词,这使得他年少有名,乡里乡间都知道,柳家出了一个读书的好苗子。
古代人想要出人头地,自然要考取功名,不然一切都是白搭,柳永自然也不例外,在他18岁那年,柳永离开了家进京赶考,而这一去却让柳永在烟花之地沦陷了。
当时的汴京是烟柳繁华之地,也是温柔富贵之乡,只要腰包鼓实,流连其中便如同处在人间天堂。
此时的柳永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对于烟花之地的抵御能力几乎为零,再加上他的腰包并不匮乏,使得他开始流连于青楼歌妓之中,对于进京赶考一事,也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正如他在词中所言:
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
不过柳永对于考试一事也并不是全然不在乎,只不过他觉得凭借他的才华,进士及第那就是手到擒来般容易,只不过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
柳永因诗得罪宋仁宗
在烟花之地留恋忘返的柳永,信心满满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他洋洋洒洒写下了自认为满意的答卷,当别人一脸愁容时,他却乐得开怀,觉得自己必然“魁甲登高第”。
所以当其他考生立即埋头准备下一年的考试时,柳永又去了烟花之地与歌姬们共度春宵,可是等到放榜的时候,柳永名落孙山。
狂傲不羁的柳永十分沮丧,他提笔写了一首《鹤冲天》,词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很显然,这是一首抒情的词,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柳永对科举落第的失落和愤满,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觉得朝廷埋没了他的才华,既然如此,还不如流连于烟花酒巷。
虽然柳永没有高中,但是他的名气在京城已经很响亮了,而他的词作自然也被一些人所追捧,宋仁宗就是一个比较热衷文学主,而他也是柳永的超级“粉丝”,《后山诗话》中这般记载:
仁宗颇好其(柳永)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而当宋仁宗读到这首《鹤冲天》之后,他觉得柳永这般愤满自己的落第,分明在指桑骂槐,自此决定晾着柳永。
第二年,柳永又去参加了科举,而这一次也终于榜上有名,可是当官员拿着高中考生名字交给宋仁宗过目时,他直接将柳永的名字划去了,并且做了批示: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进士及第拍错了马屁
接连的落第,一度让柳永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再去参加考试,或许结果还是一样,于是便开始自我放逐,在烟花之地醉生梦死。
他潇洒度日,自称奉旨填词,只要有人求他,他便能写出华丽的词句,烟花之地的乐工、歌姬也都争相让柳永填词,柳永这般不再上进,让宋仁宗对他更是颇为厌恶。
柳永满腹才华,他始终不相信自己无法高中,在烟花之地流连了几十年之后,他还是没能完全放下功利之心,在他51岁的时候,还去参加了科举,这一次,他进士及第。
柳永虽然中了进士,可是宋仁宗对他并没有重用,反而将他安排做了一个屯田员外郎的小官。
有那么一次,天降祥瑞,有一位想推荐柳永的官员,便让柳永借机写词庆贺,柳永想着是时候拍一拍皇帝的马屁了,便提笔写下了一首《醉蓬莱慢》,词曰: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这位官员对柳永的词作向来推崇,他便将这首词呈给了宋仁宗,可是宋仁宗读到之后鼻子都快气歪了。
其中“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宋仁宗在祭奠父亲宋真宗地写过类似的词句,此外,“波翻”又与挽词中的“波澄”暗合。
这就让宋仁宗觉得,柳永写这首词,根本不是祝贺,而是期待着自己早日登天,他气得直接将柳永的词扔在了地上,更别说要提拔重用他了。
此后柳永的仕途再无起色,而他的生活也一日不如一日,去世的时候,连下葬的钱都没有留下,还是当初他结识的那些歌妓朋友集资安葬了他,自此人间再无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