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老子的文章逻辑思维都比较严密,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说是文章,其实只有三句话。但是,这三句话的文章,的的确确让人们争论了千年之久。
还有必要继续争论下去吗?
一、写作目的。
圣人老子写这篇文章,就是要警戒统治者,谁把百姓视为“刍狗”,他们的下场也就是“刍狗”——多言数穷。不如遵循社会规律,大家平和相处——不若守中。
第一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万物就被蹂躏;权力被滥用的时候,就要生灵涂炭。
1、实际上,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前一分句是后一分句的铺垫,是为了引出文章的表达对象——老百姓被权力蹂躏。文章必须服务于社会。
2、“刍狗”,只不过是被蹂躏的代表,至于是纸糊的,还是草草扎的,以及真的狗,关系应该不大,没有必要“引经据典”了。
3、“圣人”在这里翻译成权力的代表,也不是信口开河。除了权力,谁有能力把百姓当作“刍狗”?
第二句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风箱,“闲置”的时候风平浪静,一旦动起来,动静越大,破坏力就越大。
作者用风箱作喻,意在告诉读者,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动是客观存在,但是要适可而止。
第三句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过分地折腾,多方面都要受伤害,残暴统治对谁都没有好处,不如遵循社会规律,和平相处。
1、这句话是对前面两句话的总结 。
2、“多言”,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定有所指。指什么呢?只能是“不仁”。这是结论,也是善意的提醒:和平相处最重要。
3、如果“多言”翻译成言多必失之类,同前文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敬待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