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在当今日益浮躁,忙碌的社会环境下,时不时的读一读经典,回味一下老祖宗对我们的教导,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未来的方向。下面这三条金句,如果你能牢记在心,则可终生受用不尽。
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的成就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基础。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却不知道在这背后,别人为之而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
你如果也想要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就,那就要从现在起,好好的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只要你每天都在精进,都在进步,将来可能达到的高度,也许连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么为什么要去羡慕别人呢?
如果要比,那就和自己比,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去比,只要你在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前进,也请继续保持下去,三个月以后,一年以后,三年以后,你同样会从一颗小树苗,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二、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这就是典型的利他思维。不要凡事都只考虑自己,说话做事,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从不顾及他人,也不管他人内心的感受,这样很容易伤害到他人。
有的人甚至自私自利到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越是困难时,反而应该想到别人也许比自己更加困难。越是春风得意时,别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好处占尽,享尽,而懂得把结果拿出来与人分享,这样的人生必将有无限的可能。
三、受恩深处便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本义是形容一个人在做官,最受恩宠和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应该懂得及早的退出,而不是贪恋,否则便是祸患无穷。因为物极必反,乃是自然规律。
《道德经》中也说:功成,名就,身退。往往身在最高处的时候,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藏”的智慧,一个人必须要懂得收藏自己的锋芒,才能全身而退,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