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著名的诗十首,终于集齐了,不愧是晚唐的情歌王子
1、《锦瑟》;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4、《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乐游原》;6、《嫦娥》
7、《赠荷花》;8、《夜雨寄北》
9、《蝉》;10、《马嵬二首.其二》
在中国璀璨的文学星空中,唐代诗人李商隐以其深邃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迷离朦胧的意象,独树一帜,成为晚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星辰。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更跨越千年,依然触动着后世读者的心弦。
以下,我们将一同走进李商隐的诗歌世界,探寻他最著名的十首诗作,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美学享受。
第一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意译为:
精美的瑟为什么有五十根弦呢,一弦一柱都让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在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升沧海,鲛人流下了晶莹的眼泪,蓝田日暖,玉石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商隐“朦胧诗”的代表 ,以朦胧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著称。
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比兴手法,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构建了一个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全诗也通过锦瑟这一乐器,引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感慨,传达了诗人真挚而又幽深的情思。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不得已而身陷"牛李党争"之中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心中既有难言之痛,又有至苦之情。多种情愫郁结于怀,欲语不能言,故而发为诗句,将自己对生命、爱情及宇宙间一切美好而又虚幻事物的深刻体悟写在始终。
第二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意译为:
见面的机会特别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是东风将收、百花凋谢的暮春,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的时候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李商隐有许多无题诗,诗意晦涩朦胧,令人遐想。这一首则是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
诗中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既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同时也有爱而不得的无奈。
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直接点明主题,随后“东风无力百花残”借景抒情,烘托出离别的哀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至死不渝和无私奉献,成为千古绝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代表作。结合李商隐的一生,我们也可以读出其中流露出的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
第三首、《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意译为:
东风飒飒吹来,蒙蒙细雨飘洒,荷花塘外传来了隐隐轻雷声。
金蟾啮锁的香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
贾氏隔帘偷窥英俊年少的韩寿,宓妃钦慕曹植的文采,赠送给他玉枕。
向往美好爱情的心不要与春花争荣竞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
这首诗同样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诗人以飒飒东风和细雨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相思之苦。
诗中“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两句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沉执着和相思之苦的无尽折磨。整首诗情感细腻入微,意境深远悠长。
此诗继续以“无题”为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典故引用,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第四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意译为:
昨夜星光灿烂,习习凉风吹来,十分惬意,将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虽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你我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在蜡烛光的映照下,分组行酒令决一胜负。
可叹时间飞快,听到五更鼓声响,应该上朝点卯了;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李商隐的"无题"诗,似乎都是写艳情的,宛如一首婉约词,极尽柔情。本文列举的三首著名的无题诗,都各有流传千古的佳句,也似乎都与爱情有关,这也是他能被人称为“情歌王子”的由来。细细品读可以知道,李商隐是意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细腻地描绘了与情人之间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诗中“昨夜星辰昨夜风”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表达了两人虽不能在一起,但心灵相通的深情。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是李商隐无题诗的佳作。而以上这四首无题诗,也奠定了李商隐“情歌王子”的称号。
第五首、《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意译为:
傍晚时分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眼前的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这是一首登高遣怀诗,是典型的晚唐之音。
乐游原,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故而成了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在傍晚时分,感到心情不舒畅,于是驱车来到乐游原上,登高望远以求一解心中的郁闷之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从大自然兴衰交替的现象中,感悟到应该珍惜光阴,热爱自然。同时又通过对特定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悲身世、叹国事、惋惜时光流逝的一种情绪。
整首诗短短二十个字,简短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不仅仅是最当前时光的珍惜,更是对晚唐社会的真实写照。
第六首、《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译为:
云母的屏风上映照出深深浅浅的烛影,银河渐渐地西移启明星已经下沉。
月宫中的嫦娥应该悔恨偷吃了不死之药,如今面对碧海般的青天独守月宫!
这首诗以嫦娥为题材,通过描绘嫦娥在月宫中的孤寂情景,抒发了诗人自伤之情。
前面“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两句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气氛,“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则表达了嫦娥的孤寂和悔恨之情。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也是李商隐借嫦娥的遭遇、处境来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孤寂的情绪。而诗人究竟要表达怎么样的情思,历来众说纷纭,这也是李商隐的朦胧诗留给后世的谜题。
总体来说,全诗的神韵极美,“长河渐落晓星沉”这句也被现代作家当做人名用在作品中,比如《魔道祖师》里的晓星尘。
第七首、《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意译为: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多不一样,把荷花栽在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的红花与绿叶相配相映时,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才会衬托得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也会让人感到愁苦至极。
李商隐写过许多著名的荷花诗,比如“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又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等等,可见李商隐对荷花也算是情有独钟。
而这首《赠荷花》诗中的“荷花”,也让人揣测。有人认为,“荷花”是一位女子的名字。她与李商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却不能结合在一起,李商隐怀着无限惋惜写下了这首诗。又有人认为,“荷花”是一位风尘女子的名字,与李商隐偶然相识。两人一起谈诗论文,很是投机。临别时,李商隐以诗相赠,用来比喻她虽流落风尘,但仍有着不染淤泥的品质。
不管怎么说,《赠荷花》一诗,李商隐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花叶相衬的和谐之美。
第八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意译为: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此刻巴山的夜雨绵绵不尽盛满了秋池。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啊!
《夜雨寄北》是一首典型的怀人诗,是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时,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诗人在巴山夜雨的夜晚,思念着远方的友人或爱人,表达了渴望早日重逢、共叙旧情的美好愿望。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温馨憧憬,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与李商隐的其他诗不同。他的大部分诗作以辞藻华美,用典精巧见长,多用象征、暗示,这首诗则用了质朴、自然的语言,表现出了最绵长的思念,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第九首、《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意译为:
你栖身高枝之上而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此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秋,当时诗人正处于仕途不顺之时,渴望能够得到令狐绹的帮助与提携,但遭到拒绝。诗人感慨自己如“梗泛”一般漂泊的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蝉诗。
这首诗比其他朦胧诗要明确很多。前四句写了蝉的“高难饱”“恨费声”等遭遇和处境,后四句则直接由蝉及己,想到自己官职低微,漂泊不定,田园荒芜,举家清贫,一时感慨良多。
此诗借咏蝉托物言志,寄托诗人的身世之慨,既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境况,也寄托其高洁的品格。
第十首、《马嵬二首.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意译为:
传说海外还有九大州,但终究渺茫,就如同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又有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玉颜已成空。
此时,六军同时不前行,要求刺死杨贵妃。那以夜,如同七夕夜牛郎织女在长生殿相会也一样短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二首》一共有两首,第一首为七绝,第二首为七律,这是第二首,都是以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的咏史诗,隐含了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率领军队西逃,到了马嵬坡时,发生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马嵬坡事变——唐玄宗不得不赐死与自己情深似海的杨贵妃。
而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正是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帝王的荒淫误国与爱情的脆弱。诗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两句,对比鲜明,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残酷反差。而最后一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写出了平凡女子的渴望一份平淡爱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