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文科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抛弃父母20年不回家

御史论点 2024-10-08 17:52:16

1999年,湖北黄冈的女学霸戴柳凭借687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当年的文科状元!

之后她迫不及待地在志愿表上的第一栏,填上了自己心心心念的北京大学。

可一个月后,快递员竟然将一份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到她手里。

戴柳以为快递员送错了,但看着通知书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她整个人都傻了。

等她缓过神来,才明白是有人篡改了自己的志愿。想到这,她拿着录取通知书气冲冲地找到自己的父亲......

学霸戴柳

“爸,你为什么私自改了我的志愿!”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还小,不懂爸爸的良苦用心...”但戴柳对父亲失望透顶,没等他话说完,就跑进了卧室,将门反锁起来。

从小到大,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盼望着她能读一个好大学。

如今愿望即将成真,为何父亲却不让她读北京大学?难道父母早就为自己“规划”了这件事?

戴柳出生于1983年,她的父亲是一名资深记者,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

两人都是知识分子,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对女儿戴柳的培育自然是非常用心。

戴柳本身冰雪聪明,加上父母的引导,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课堂上,戴柳总是最认真的那一个。她不但思维敏捷,而且记忆力超群,知识一学就通,题一做就对。

不过自从上了高中,父亲对她日渐严厉起来。不仅要求她按时完成作业,还给她报了很多补习班,戴柳经常到夜里12点才能睡觉。

后来戴柳到了青春期,对父母的做法非常反感,她认为自己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跟上学校进度就足够了,哪里还用上什么补习班。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戴柳还是要乖乖听话。

记得有一次她在周末和同学去看电影,结果散场后回到家已经23点了,超过了规定时间。

父亲对她进行了严厉批评,戴柳非常委屈,哭着跑回了房间。

后来她也明白父亲是关心她的学习和安全,可当时父亲的态度让她难以接受。

1999年高考前夕,戴柳显得格外轻松自信,目标就是北京大学。

她的老师和父母对她寄予厚望,认为她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果不其然,戴柳在考场上轻松地完成了所有科目的答题,之后估分也相当乐观。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黄冈中学的戴柳以687分的高分摘得黄冈市文科状元桂冠,同时位列湖北省文科第三名!

整个黄冈中学沸腾了。老师们欣喜若狂,同学们纷纷向她道贺。

戴柳的父母更是喜极而泣,他们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填报志愿时,戴柳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志愿。

这所享誉全国的顶尖学府一直是她从小的梦想。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以戴柳的成绩,进入北大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一个月后,戴柳却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父亲的决定

带着满腹疑问,戴柳立即向教育局询问情况。但得到的答复是,她填报的第一志愿确实是中国政法大学。

戴柳感到一阵眩晕。她明明记得自己填的是北京大学,怎么会变成中国政法大学呢?

怀着忐忑的心情,戴柳找到了班主任老师。

老师听到她的疑惑,惊讶地表示:“这不是你自己的决定吗?”

原来,就在戴柳填完志愿不久,她的父亲来到了学校。

父亲对所有老师说,戴柳要改报中国政法大学。

老师们觉得不可思议,北大在中国大学中,算是数一数二的,为何戴柳要改志愿?

但戴柳的父亲说,这是经过家庭商议的结果,为了女儿的未来考虑。

这个消息彻底击垮了戴柳。她无法相信自己最信任的父亲会背着她做出这样的事。

带着满腔的愤怒和失望,戴柳回到家中质问父亲。

面对女儿的质问,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他年轻时曾梦想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法律,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个遗憾一直埋藏在他心底。

当看到女儿有机会进入这所名校时,他私自帮女儿改了志愿。他认为,法律专业更有前途,自己是为了女儿好。

然而,父亲的解释非但没有平息戴柳的怒火,反而让她感到更加失望和背叛。

她无法接受父亲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心愿,完全漠视了她的梦想和选择。

但父亲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他的强硬态度下,戴柳被迫接受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

就这样,戴柳带着复杂的心情踏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门。

离家出国,疏远父母

戴柳决定在大学好好用功,将来到北大去读研究生。

大学期间,戴柳刻意与父母保持距离。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为未来的研究生阶段做准备。

父母都以为戴柳的心结已经解开了,但其实戴柳一直没忘改志愿的事,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父母的“囚笼”。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毕业之际,戴柳再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是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还是选择出国留学?

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决定出国深造。

因为只有到了国外,她才可以真正摆脱父母。

她选择了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凭借优秀的成绩,戴柳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

但父母知道此事后,强烈反对她出国。

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的。父母希望她能留在国内,将来回家结婚,相夫教子。

但这一次,戴柳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她不顾家人的劝阻,独自一人踏上了留学的征程。

初到韩国,戴柳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诸多挑战。

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以坚强的毅力一一克服。

留学期间,戴柳几乎断绝了与家里的联系。她专注于学业,同时也在治愈自己内心的创伤。

两年后,她成功毕业,找到一份律师工作,留在了韩国。

之后她又成功入职了新韩金融旗下的证券公司,成了为数不多的中国员工之一。

但她却发现新公司的领导和员工都用韩语交流,她只好抽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短板。

戴柳用了两年,终于可以用韩语熟练交流,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之后她在公司一干就是14年,期间她没有回家,只有过年过节才打电话问候父母。

2020年,她发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于是辞职休息。她来到济州岛旅游,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男人。

戴柳和他一见钟情,和男人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最终两人在一年后结婚。

然而,即使是自己的终身大事,戴柳也没有邀请父母参加婚礼。

这个决定让她感到痛苦,但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原谅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

就这样,戴柳在济州岛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人生。

她开了一家中国茶社,丈夫则经营着一家果园,两人生活相敬如宾。

戴柳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但有一件事,她始终没有做——回国看望父母。

父女释怀

20年过去了,戴柳和丈夫育有一双儿女,生活圆满。但她依然没有回家看过父母。

不过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从前和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着自己的孩子,戴柳开始反思自己。她开始理解父亲当年的决定,尽管当年父亲的做法令她愤怒,但正是这个决定间接造就了今天的她。

如果当初自己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她的人生轨迹会不会完全不同?

就在戴柳即将迎来40岁生日的前夕,她收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包裹。

打开后,里面是一封信和一本厚厚的相册。原来,这是她的母亲托人带来的。

信中,母亲详细讲述了这20年来家中的变化,他们非常思念戴柳,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翻看着这些照片和信件,戴柳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她终于意识到,这20年来,不只是她一个人在承受痛苦,她的父母同样在经历着煎熬。

就在这一刻,戴柳决定在40岁生日那天,带着丈夫和孩子们回国,去见她阔别已久的父母。

当戴柳站在家门口,看到已经满头白发的父母时,她彻底放下了恩怨。

她走过去紧紧拥抱着父母,泪流满面。

这一刻,没有人提及当年的事,有的只是释怀和喜悦。

这次回家之旅,戴柳与父母重归于好,她终于理解了父母,彻底与过去做了告别。

0 阅读:6
御史论点

御史论点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