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广泛动员全院学生积极参与2025年“我和我的家乡”大学生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青年们携梦而来,在故乡的沃土上一笔一划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实践画卷,他们不仅用知识武装头脑,更以行动证明担当,让我们一同见证他们如何在故乡的广阔天地中,将青春的汗水倾洒在每一寸土地,让古老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在时代的画卷上,绘就属于自己和家乡的绚烂篇章。
(一)情系乡村助振兴,才展青春践初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让青年学子有情有爱扎根祖国大地,用心用情助力乡村振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号召。何李浩同学于2025年1月14日至2月14日期间,先后五次赴重庆市高新区棕树湾社区、含谷镇政府及管委会相关部门参加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他负责高新区返家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撰写了多篇新闻稿件并发布,其中一篇稿件被重庆市妇联转载推广。此外,他还参与了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数字发展主题论坛的组织协调工作,并作为重庆市青年代表出席会议。在会议筹备阶段,他成功对接联系了高新区10余位领导代表和重庆市13名青年代表,累计接待中外参会人员80余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何李浩同学不仅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地方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二)寒假实践显身手,政务工作展才华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基层建设与发展,张占正同学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6日期间,前往西华县黄桥乡武装部,协助开展民兵基本信息统计与征兵宣传活动。在此期间,他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仅掌握了高效整理与核对复杂数据的方法,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无误,还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管理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在征兵宣传中积极与不同年龄、背景的群众沟通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征兵政策,有效激发了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通过这次实践,张占正同学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更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与责任。这次寒假实践让张占正同学在服务家乡的同时,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才华,为基层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三)返乡实践探商机,数据助力谋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陈建伟与邓娜同学于2025年2月10日在重庆市南川区鸟巢海湾开展返乡社会实践,成功收集了大量商铺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经营范围及营业时间等。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他们深入走访各商铺,与经营者进行了深入交流,熟练掌握了高效沟通技巧与信息整合方法。面对海量信息,他们运用科学分类与整理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此次实践,两人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更深刻认识到数据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前期扎实的数据收集工作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四)护心活动显担当,文化公益助成长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公益学院号召,充分发挥公益服务活动的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家乡的留守儿童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及普及常用的急救知识,建筑管理学院华环宇于2025年2月9日-2月12日,在苏州姑苏区留园社区西园寺,开展姑苏 AED 倍增计划的“盲盒助力 爱心护心”筹资活动。参与搭建及收拾义卖摊位,极大地锻炼了组织与动手能力;协助孩子们完成打卡盖章及漆扇制作等,在互动过程中,积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建立好“心”桥梁,教育引导孩子乐观、开朗,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心”世界;在捐款抽奖环节中,其深刻体会到公益事业的意义,每一次抽奖都是爱心的汇聚,大家为增设 AED 设备贡献力量的热情,更加坚定其投身公益的决心。
建筑管理学院“我和我的家乡”大学生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学院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让当代大学生明确“我从哪里来”,不忘初心,将所学的知识书写在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传媒中心 陈忠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