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当时高中毕业,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郭老师的相声,后在网上搜索,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上下两部,从此喜欢上了郭老师,时光荏苒,郭老师已经陪伴了我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每晚都是听着郭老师的相声入睡。在这期间,我毕业、结婚、要孩子,一路走来,很想感谢郭老师的“陪睡之恩”,但又不知道我这样一个小人物如何给郭老师表达,平时的工作+家里琐事,也从未有缘去过现场支持郭老师,今天忽然间想起来,不如写篇文章反驳一下主流相声界对郭老师的污蔑。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因此就写一写郭老师相声育人功能吧。
印象中大约从2005~2006年开始,就有了对郭老师相声没有教育意义的批评,后来有了反三俗、XX说郭老师道德上有问题等等。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这些人到底听没听郭老师的相声,答案就是他们选择性耳聋,只摘取他们认为能够攻击郭老师的内容。因此本文着重梳理郭老师的几十段经典相声中的教育内容,分析郭老师相声的育人功能,也为以后同仁们的类似研究抛砖引玉。
一、《论梦》
既然是从凤凰卫视的专辑入坑的,就把这里边的几段相声先写了。《论梦》里,郭老师扮演一个二手的科学家,给大家普及科学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用很浅显的道理,给你讲明白”。节目里,郭老师说周公解梦,“梦到水很好,这是要发财,梦到鱼,这也是要有钱,梦到小孩儿,坏了,这是有小人,说最好是梦到自己到月亮上摸一把,说这能当皇上,我梦了1000多回摸月亮,现在还说相声呢!”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解梦是不靠谱的,那到底怎么对待梦呢?郭老师又解释了,“做梦是睡着了以后,大脑的思维没有停止,还在把过去的事情、以前到过的场景又过一遍,不要把它和迷信联系起来,是错误的。”这就是最简单的科普啊,教育人们不要迷信。期间夹杂了张文顺老先生做梦吃炕席等小包袱,现场观众都笑的前仰后合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寓教于乐”吗?
二、《羊上树》
《羊上树》这段相声版本很多,也有很多相似的比如《树没叶》等等,都是一类的吧。我听过的有郭老师和王文林老先生说的版本、郭老师和于老师说的版本。这段相声在凤凰卫视专辑里是接着《论梦》的,郭老师还是一个二手的科学家,不过研究领域发生了变化,转而研究动物和植物了,一通包袱后,引出了有的羊在树上生活,他是怎么上去的?美国科学家都急坏了,悬赏1000万美金,现在只有郭老师会这个课题, 但郭老师没空去(因为单位要报销煤火费…),于老师的贪心起来了,想挣这个钱,几番说下来,最后才知道,那是人抱上去的。于老师是又当了儿子,又没挣到钱。
乍一看,这个相声有什么教育功能呢?纯粹的占便宜嘛,搞伦理哏,公公是最讨厌这种低俗庸俗媚俗的相声了,但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天上不会掉馅饼。于老师轻信了郭老师的“羊上树”的课题,想去美国挣1000万,想拿下这个大馅饼,最终只能是当几番“儿子”,上了恶当。想起现今社会上的一些骗子,包括网络上的一些骗子,不都是先让你觉得能挣钱,然后再骗你的钱吗?比方我手机经常能接到一些短信,说能推荐股票,保证涨停板。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羊上树》这段相声自省,瞧明白一件事儿——有挣钱的方法他就去挣钱了,怎么会告诉你,让你分一杯羹?那我们肯定不会再轻易的上当了。
三、《跳大神》
如果说《论梦》有点小打小闹的话,那《跳大神》这段相声,就是一个典型的反迷信,反邪教的正面相声。相声里,张文顺老先生的母亲加入了“一贯道”,在这里解释一下,这牵扯到一个我本专业的历史问题,就是“会道门”,朋友们把它简单的理解成各种邪教团体的总称就行了,解放后,我们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彻底清除了“会道门”团体。而“一贯道”就是这里边比较有代表性,传播也比较广泛的一个邪教组织。郭老师直接以“一贯害人道”这个称呼为其定性,可见郭老师在宣传反邪教方面的坚定立场。相声里,张文顺老先生的母亲参加里“一贯道”,生病了不吃药,去庙里求香灰吃,吃完解不出手,大便干燥,拉出两盘蚊子香。张老先生自嘲:“我妈拉屎还真细……”在搞笑的同时,也间接的告诉大家不要愚昧、迷信。吃完香灰还是不好,怎么办呢?“一贯道”的人说,要吃亲人的一块肉,最后选择了张老先生的媳妇儿,吃了一块大腿肉,吃完死了。通过这个搞笑的小故事,郭老师深刻的揭露了邪教“反人类”的本质,奉劝大家要坚决反对邪教。这样的一段好相声,我觉得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比掉老虎洞里的教育意义更大吧?
四、《今晚开始》
这段相声也是很老的了,不过优酷、爱奇艺、喜马拉雅等还是很好搜到的,是郭老师和于老师说的。在这段相声里,郭老师先讽刺了那些说“相声必须要教育人的”言论,然后说一堆空话套话,被于老师批评,这里还有个挺好玩的事儿,就是下边观众有个孩子搭茬,搭的很好。于老师说:“连这孩子(指台下的孩子)都看出来了,你这叫‘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你呀,少说点空话,多干点实事儿。”然后郭老师就开始表态,要学习,首先要当科学家,要在喜马拉雅山安个2000层的电梯,又要在长安街砌上水池子玩激流勇进。被于老师教育后,转而准备当个军事家,要打恐怖分子,抢敌人的烟和打火机。。。再次被于老师教育,又准备当文学家,要写一个100集的金瓶梅,还要拍成电视,自己给自己算账,50块钱一集,发财了!为了实现文学家的梦想准备去新华书店买字典,先从认字开始……所有不切实际的梦想都破灭了以后,又被于老师教育,郭老师表示不服,说以后自己就要火了,今晚就开始,于老师说现在天都黑了,郭老师说活该,明儿就亮了。于老师问:“那你不是说晚上开始吗?”郭老师回答:“晚上是晚上,可不定是哪天晚上。”节目结束。
现在社会,很多年轻人眼高手低,网上有句话总结的很到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郭老师的这段相声就是就是讽刺这些眼高手低的年轻人的。说到这儿也想到了年轻时候的我,心浮气躁,干什么都干不长,毕业不到一年,在我所在的城市换了6个工作……干什么都觉得自己能力没有发挥出来,都觉得领导不会用人。最后迫于生活压力,痛定思痛,埋头苦干,后来又考上研究生,现在在一个高校工作,算是一点一点踩稳了自己的道路。亲戚朋友们态度也是随着我的改变而改变,一开始我急于获得大家的承认,反而大家都觉得我办事不稳,这些年来慢慢的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儿,长辈们慢慢的开始夸我:“终于长大了,能立门市了。”当然我也已经30多了……回想这些年,简直就是郭老师这段相声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