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这个特征,哪怕再累也要自己带娃,否则一旦出问题后悔来不及

木棉亲子课堂 2025-01-22 16:39:27

有娃后你是自己带还是老人带呢?

如今老人带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年轻人压力大,尤其是有房贷车贷的年轻人,加上养孩子,压力会非常非常大,如果有老人帮衬,年轻人压力会减轻一些。

但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带娃,有些老人思想观念陈旧,尤其是喜欢偏信偏方,亦或有封建迷信思想,假如老人有这样的特征,哪怕压力再大,也尽量自己带娃,否则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奶奶照顾孩子,听信偏方苍耳子能治疗鼻炎,于是奶奶将苍耳子煎服,祖孙两人都吃了,结果双双中毒住院,尤其是孙子昏迷住进了ICU,医生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随时可能没命或者成为植物人。

有些老人思想比较顽固,还是相信老一套的育儿理念,甚至有封建迷信思想,遇到这类老人,尽量远离。

老家也有这样一个邻居,小孙子两岁多的时候发烧,奶奶不让住院,坚持要在家烧香做法,结果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期,脑子烧坏了,成了脑瘫,8岁左右的时候人就没了。

每次想到这件事我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一句话“老人无德毁三代”,都说尊老爱幼,这话不假,作为子女应该孝敬老人,照顾老人,但如果老人说的话不对,思想不对,年轻人应该及时指出,不应该全盘照收。

如果老人思想顽固陈旧,甚至有封建迷信思想,年轻人一定要懂得辨别是非黑白。

01丨

老人的顽固封建思想可能导致与年轻一代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严重冲突。

例如,在婚姻观念上,老人可能坚持传统的“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等观念,而年轻一代更注重感情和个人发展的契合度。

这种差异会引发家庭内部的争吵,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由于思想的差距,老人可能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这使得家庭成员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

比如,老人不理解孙辈玩电子游戏是一种正常的娱乐方式,而认为这是“玩物丧志”,从而产生沟通隔阂,减少家庭内部有效的交流。

如果老人在家庭决策中有较大影响力且思想顽固封建,可能会阻碍家庭在一些方面的进步,甚至会把原本平安幸福的家庭打破,比如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就是如此,因为老人的愚昧无知与固执,殃及下一代,后悔都来不及。

02丨

老人固执顽固,导致整个家庭氛围压抑,影响子女和孙辈的成长。

老人对家庭中女性成员有一些封建的行为规范要求,如限制女性的社交活动等,这会让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感到压抑,也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沉闷、缺乏活力。

老家一个亲戚前段时间刚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本儿媳妇开了一家按摩店,结婚后,亲戚以照顾家为理由让儿媳妇把店铺关了,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儿媳妇就在家洗衣做饭,其他什么都不让做。

有些老人就是这样,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对,限制子女的各种行为,把子女原本的计划都打乱,还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发展。

如果老人有这样的思想,年轻人应该如何跟老人相处?如何避免殃及子孙后代呢?

01)加强沟通与教育

那些有着封建思想的老人大多数都比较固执,不爱学习,那么子女在聊天时可以旁敲侧击,用现实的案例来感化老人。

用一些身边的正面案例来引导老人改变他们在婚姻观念上的封建思想。

有时间有钱的情况下,带老人参与一些现代文化活动,如参观现代艺术展览、观看现代主题的电影等,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地向老人解释其中体现的现代价值观,让老人在文化氛围中逐渐接受新思想。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老人了,这样会让父母感到心寒,所以在引导老人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要尊重老人的传统思想中积极的部分。

比如说老人重视家庭团聚的传统观念是很好的,家庭成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庆祝方式,如家庭聚会时采用现代的娱乐活动等。尊重差异,包容差异。

02)鼓励老人走出去

可以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可以跟邻居一起出去跳舞等等,这些活动往往会涉及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理念和生活方式。

老人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思想,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逐步改变顽固封建的思想。

老人的思想很难转变,但年轻人要做到心里有数,包容孝敬的同时不能愚孝,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逐渐感化老人。

0 阅读:0
木棉亲子课堂

木棉亲子课堂

母婴育儿写作达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