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月15日消息,近日,海天味业(603288.SH)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谋求“A+H”双重上市。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前几年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海天味业经历了两年的业绩低迷期,2024年终于迎来业绩复苏。
不过,国内市场增量仍然有限,出海成为海天味业必须走的一条路。但是,海天味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在行业内垫底,海天味业仍然面临着海外认知度不足、消费者偏好各异等问题。
红星资本局就出海等问题致电海天味业,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酱油产品占营收一半
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官网显示,海天味业是专业的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近1000规格,年产值过两百亿元。此前,海天味业于2014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市值一度冲破7000亿元,曾一举跃居A股市值榜头部之列,被冠以“酱油茅”的称号。
招股书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的收入计,海天味业是全球前五的调味品企业,在中国调味品市场排行首位,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的两倍以上。按销量计,海天味业已27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酱油、蚝油产品销量多年位居中国调味品市场第一,调味酱、食醋及料酒亦位居中国市场前列。
在营收方面,海天味业在2023年遭遇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营收下滑,净利润也延续了2022年的下滑态势,直到2024年业绩才恢复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个月,海天味业收入分别为256.1亿元、245.59亿元、203.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03亿元、56.42亿元、48.29亿元。
具体来看,酱油产品占据海天味业收入的一半。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九个月,酱油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4.1%、51.5%、50.7%,耗油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7.2%、17.3%、16.8%,调味酱产品的收入占比则保持在10%左右;特色调味品及其他的占比则不断提升,分别为11.5%、14.2%、15.5%。
海天味业表示,公司的优势在于供应链能力、渠道网络、科技实力等。在渠道方面,截至2024年9月,公司触达中国几乎100%的市级覆盖及近90%的县级覆盖,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品。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个月,经销网络的产品收入占比均超过了90%。
在科研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个月,海天味业的研发成本分别为751.3百万元、715.4百万元、501.7百万元及602.7百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9%、2.9%、2.7%及3.0%。
销售主要靠线下
线上渠道仅占3.62%
2024年9月,在海天味业任职40余年的庞康将海天味业交给了程雪,程雪1997年至2010年11月历任公司企业策划总监、副总裁、董事。海天味业2014年上市时,程雪已任公司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程雪执掌3个月后,海天味业便踏出了关键一步。
在2024年12月11日,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赴港上市。海天味业当时表示,二次上市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海天味业此举背后,离不开其近年来业绩增长后劲不足。2018年-2023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8%、16.22%、15.13%、9.71%、2.42%、-4.1%,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65%、22.66%、19.66%、4.09%、-7.02%、-9.0%。从毛利率来看,海天味业从2018年的46.47%下降到2023年的36.2%。
这背后主要原因一是前两年原材料成本上涨,2022年全年小麦国内均价超过3300元/吨,为三年最高位;2023年小麦价格有所下降,但较往年依旧处于高位。直到2024年,在历史级增产、储备持续投放、下游采购消极背景下,小麦价格才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前两年餐饮市场低迷,调味品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加、动销速度放缓,2023年餐饮市场复苏后经销商需要消化库存,进货动力不足。这也影响了海天味业前两年的产销量,海天味业前几年主要在对其产品库存进行“清仓处理”。
2022年,海天味业三种主营产品酱油、调味酱、耗油的生产量分别同比减少6.74%、5.78%、9.19%,销量分别同比减少5.93%、8.02%、8.68%。2023年,海天味业调味酱和耗油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7%和0.85%,酱油的产量减少3.45%,三者的销量也继续下滑态势,其中酱油的销量减少8.17%。
在存货周转天数上,2022年海天味业存货周转天数为50.47天,2023年上升到56.27天,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才减少至47.43天。
另外,2022年“双标门”事件也让海天味业的业绩受到冲击,且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购物渠道的兴起,传统的线下渠道受到较大影响,而海天味业则主要依靠线下渠道。2022年、2023年,海天味业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仅为3.86%、3.62%;同为调味行业上市公司的千禾味业(603027.SH),其2022年、2023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分别为25.87%、19.68%。
海外收入占比低于多家竞对
2024年,海天味业的业绩终于恢复。2024年前三季度,A股酱油行业主要的三家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中炬高新(600872.SH)中,只有海天收入同比增长,其他两家均出现下滑。
不过,国内市场增量仍然有限。信达证券研报显示,2021-2023年调味品零售市场规模增速下降,2020-2023年零售市场规模复合增长为1.7%。另外,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调味品在业存续企业为385315家,相比2022年下降4.6%,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年份。
另一方面,海天味业在2024年半年报提到,消费者对调味品的口味口感、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的关注日益提升,对产品的需求更为多元化,行业内企业在存量和增量市场均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在国内市场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但是,海天味业的海外收入低于多家调味品竞对。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的2022年调味品百强企业报告(未披露最新的2023年报告),11家企业的出口额/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10%,其中7家已超过了20%(包括梅花生物(600873.SH)、安琪酵母(600298.SH)、李锦记等,4家企业的出口额接近或超过2亿美元;而海天味业的出口量不足2500万美元,占比仅为1%。
近年来,海天味业已经在产品端做了一些适应海外市场的改变,如获得无麸质认证全球标准SGS,欧盟、美国有机产品认证等。2024年4月,海天味业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海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24年6月,海天味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HADAY ID从事调味品生产;2024年8月,海天味业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产品一直以来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未来依然会持续关注国际市场。
不过,对于海天味业来说,出海难度仍然不小,如何提高品牌认知度、适应偏好各异的消费者,如何与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零售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都是海天味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曾汉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