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说起我搬进了"步梯房"。
朋友们都觉得我疯了。
"这年头谁还住老房子啊?不都奔着高层去的吗?"
要搁在去年,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真住进高层才明白,我们都被表象骗了。
高层生活:表面光鲜,实则糟心
电梯就是最大的噩梦。
我之前住在一个两梯四户的高层。
每天早上就跟打仗似的。
电梯里挤满了上班的人。
每层都要停,走走停停。
光是等电梯就得十几分钟。
赶时间的时候,心都快跳出来了。
最气人的是,总有人看到电梯快关门了还要硬挤。
结果倒好,门卡住了,电梯报警了。
大家又得重新等。
我就见过好几次邻居为这事当场打起来。
去年还发生过一起严重事故。
一个老太太被电梯门夹住了。
幸好物业反应快,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水压问题更让人头疼。
住在20楼以上,用水就跟抽奖似的。
早上洗漱时水流小得可怜。
晚上洗澡时水温忽冷忽热。
买了增压泵,物业又说影响别人用水。
让拆就得拆。
我查过资料。
全国90%以上的高层住宅都有这问题。
光是北京一个城市。
每年因为水压问题投诉的就有上万起。
安全隐患更吓人。
消防云梯最高也就能到15层。
你要住在30楼,发生火灾往哪跑?
跑楼梯?40多层你能跑下来吗?
去年深圳那个5000万的豪宅爆炸。
住在高层的人吓得好几天不敢回家。
还有前年杭州的高层火灾。
消防车根本够不着。
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烧。
物业费简直是个无底洞。
电梯维护、保安巡逻、园林绿化。
这些都要钱啊!
我之前那个小区,一年光电梯维修费就要几十万。
保洁费用更是吓人。
每年物业费涨价是家常便饭。
业主们叫苦不迭。
可不交吧,物业就威胁断电断水。
那日子真是不好过!
步梯房:藏着最舒心的日子
现在我住在一个老小区的3楼。
刚搬来时还真不习惯。
住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里的生活品质比高层强太多。
出行方便是第一条。
走两步就到家,完全不用担心电梯。
邻居家孩子上学,自己就能跑下楼。
老人买菜回来,拎着东西也不用等半天。
这种自由自在,住高层的人体会不到。
我邻居家的孩子特别爱运动。
住这儿后,上学放学都是跑着去。
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生活配套更是没话说。
我家门口就有个菜市场。
价格比大超市便宜一半还多。
走路5分钟就有3家药店、2家诊所。
晚上想吃宵夜,楼下小吃街开到凌晨。
最近的地铁站走路10分钟就到。
买点日用品,转个弯就是便利店。
饿了想吃饭,楼下十几家餐馆任选。
这种成熟社区的便利性,新建高层小区拍马也赶不上。
邻里关系更是暖心。
隔壁王大妈知道我一个人住。
经常给我送饭。
有一次半夜我发烧了。
王大妈二话不说,送我去医院。
楼下李大爷每天早上都在遛弯。
见人就打招呼,热情得很。
有一次我感冒了。
对门张阿姨特意给我煲了姜汤。
这人情味,在高层住宅里上哪找去?
说说成本优势。
我这套房子公摊面积只有8%。
同样的钱,比高层多买到20平米。
一个朋友买了高层。
公摊面积高达30%。
买了100平米,实际能用的才70平米。
这不是亏大了吗?
每个月物业费也便宜。
高层动不动上千的物业费。
在这儿才二百多。
省下来的钱够我天天喝咖啡了。
采光通风更没得说。
步梯房楼层不高。
阳光照进来特别充足。
开窗通风也方便。
不像高层,风大得连衣服都晾不了。
噪音问题也小很多。
高层住户经常被高空风噪困扰。
我这儿倒好,安静得很。
晚上睡觉特别香。
生活节奏也特别舒服。
早上被小区广场舞的音乐叫醒。
楼下老爷爷在遛鸟。
大爷们在下棋。
晚上回家,能看到邻居们搬着小板凳乘凉。
孩子们在空地上踢球。
老人们围在一起聊天。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有人说年纪大了爬楼不方便。
可你想想,住高层就一定方便吗?
电梯坏了时,高层住户不也得爬楼?
再说了,现在很多步梯房都在加装电梯。
全国已经有超过30万部加装电梯了。
我们小区明年就要装。
到时候既有电梯,又有步梯。
想怎么走都行。
其实选择步梯房,不是在倒退。
而是在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
高层给我们的,是虚假的优越感。
步梯房带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最近看了组数据。
我国高层住宅的人均能耗是普通住宅的2.5倍。
维护成本更是普通住宅的3倍多。
光是电梯的电费。
一年就得几十万。
不少高层小区才建几年。
电梯就开始罢工。
外墙瓷砖掉落。
地下车库渗水。
这哪是什么品质生活啊?
反观老小区的步梯房。
建了二三十年照样好好的。
墙体结实,隔音效果好。
采光通风更没得说。
你在高层打开窗户。
风大得连衣服都晾不了。
步梯房倒好,四季都通风良好。
装修起来也方便。
材料运输不用预约电梯。
装修垃圾往外搬也容易。
高层装修可就麻烦了。
电梯天天被占用。
其他住户意见大得很。
现在回过头看。
我才明白:不是步梯房不够好。
是我们被高层的表象迷住了眼。
要是你也在选房。
不妨也来试试步梯房。
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
发现生活最美好的模样。
毕竟,真正的幸福。
往往藏在最朴实无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