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在华夏民族璀璨的历史星河中,涌现过数之不尽的文豪骚客、圣贤先哲,他们或翩若惊鸿,或光芒万丈,无不在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甚至时至今日,仍然影响深远,涛声依旧。
文能提笔安天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武能马上定乾坤,比如三国孔明,明初刘伯温等等。
当然,“文”和“武”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先辈大佬是能文能武,就比方说孟子他老人家。
在那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远古时期,孔孟这些大佬可是经常在时局动荡中周游列国,出门没个趁手的兵器防身哪里能保证自身的行走安全呢。要知道,孟子他老人家向来是“以德服人”的。
再比如曹操曹老板,表面上是一位政治家,其实他是个军事家,你再看这个军事家,其实他还是个文学家。所谓出得了膳房、下得了伍行、入得了茅房、上得了庙堂……对曹老板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再比如诗仙李白,终其一生没怎么为天子正儿八经工作过,却成天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但人家才华横溢,豪情万丈,又潇洒不羁,所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只能吃皇家这份软饭,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言归正传,我们收集了从先秦到清朝,五千年间,共计300位文人的完整生卒年数据。
今天的数据,我们仅统计明代(划重点)。
统计以明代文人生卒数据为重心,以历代封建王朝的跨度为时间轴,并将这些信息汇总在一张图表中,以便从大体层面了解一个文人的活跃情况。
数据表明,300位先贤中有47位文人活跃在明代。他们出生至去世有的横跨多个朝代。去世时,最小的是明末的夏完淳,仅活了16岁,最大的是毛奇龄,他活了93岁,历明熹宗、明思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朝。
著就《水浒传》这样经典名著的施耐庵,历经动荡的元末到休养生息的明初,活到74岁,在古代可谓高寿。
才智不输诸葛亮的明初政治家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熬垮了元末三代,助力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直活到了明初,卒于65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作者于谦,文学家只是表面工作,其真正的身份是一位研究僧,从事如何有效处理朝政国事的研究工作。这样一位生性耿直的大佬,活到了59岁,后人高度评价其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貌似风流倜傥、写出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却并非如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那般潇洒不羁,他半生落魄郁郁不得志,但文学方面确实才华横溢,享年53岁。
明朝另一位能文能武的学术大师王守仁,56岁,不仅能领兵出战、百战百胜,还精通释道儒,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此外,还有徐文长、戚继光、冯梦龙、徐霞客、顾炎武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名垂青史、众所周知的大佬。
而写出奇幻经典小说《西游记》的吴承恩,据说活了78岁。其出生年份有包括1500年、1501年、1504年、1508的和1510年在内的多个说法,本篇取1504年。
从分布来看,明初除了杨士奇和于谦外,似乎没有太多值得一书的文人,而明朝中后期的文人,数量则非常多。
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以上,只从明代历史文人的生卒为时间尺度,窥见大明风华的冰山一角。如果您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