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成了“智能手铐”,你受得了吗?

人情在艺境 2025-02-03 00:56:10

苹果在推出初代智能手表时,曾豪情壮志地宣称要将人类从手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事与愿违,智能手表似乎并未如我们所愿,反而将我们囚禁在了一个更为狭小的数字空间之中。

智能手表的兴起,让许多人又多了一个“打工”的场所,不过这次是为自己的健康数据“打工”。每天一醒来,我们就被手表上的各种指标所支配:运动量、站立时间、未完成的健康目标……这些都在系统的监控下一目了然。

许多人购买这块“电子管家”的初衷,是为了追求更自律的生活。然而,讽刺的是,为了完成这些所谓的“健康KPI”,他们不得不采取“作弊”手段,甚至加班加点地完成任务。原本被视为时尚与科技跨界宠儿的智能手表,如今却成了部分人的“电子手铐”。

对于许多打工人来说,“闭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打卡”。苹果智能手表上的三色圆环,成了他们每日追求的目标。只有完成了所有的运动指标,圆环才会全部点亮,旋转、绽放,仿佛在与你一同庆祝当天的“进步”。然而,这种庆祝却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一种负担。

为了每天能看到这朵“赛博之花”,许多人养成了睡前查看手表是否“闭环”的习惯。如果有未完成的圆环,他们不惜在深夜里疯狂摆臂、在客厅暴走,只为弥补那一点点的缺口。这种对“闭环”的执念,已经让智能手表从一种辅助工具,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主宰。

更糟糕的是,当生病或生理期等特殊情况来临时,为了不中断“闭环”,一些人不得不采取“钓鱼”模式刷高活动量,或降低目标卡路里以轻松完成任务。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虽然在小事上或许无伤大雅,但长期霸占积分榜首,却会引来他人的不满和嘲讽。

此外,智能手表的睡眠监测、压力检测等功能,也让一些人陷入了不必要的焦虑之中。当自我感受与手表显示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这种对数据的过度依赖,已经让智能手表从一种辅助工具,变成了一种束缚心灵的“手铐”。

智能手表的技术红利或许已经到底,但市场需求却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对于那些想自律却又迟迟不愿付诸行动的人来说,智能手表的贴心提醒和花式鼓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种鼓励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对他们的“PUA”,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更多的束缚。

智能手表的社交属性也让年轻人陷入了虚拟的社交竞争之中。运动记录、情绪状态……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的隐私,如今却成了社交媒体上炫耀和攀比的资本。在这种氛围下,智能手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健康辅助工具,而是变成了一种社交达人的“装备”。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智能手表在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它的健康检测功能可以及时发现体内无法感知的健康隐患;对于子女无法陪伴左右的老人来说,智能手表更是一道“护身符”。然而,这些积极作用并不能掩盖智能手表成为“智能手铐”的事实。

智能手表到底是科技的进步还是束缚我们的“手铐”?这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我们不应该盲目迷恋科技光环,而应该洞察自身真正的需求,并利用科技为生活赋能。

如果智能手表成了我们生活的负担和束缚,那么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与科技的关系了。你受得了智能手表变成“智能手铐”吗?

0 阅读:105
人情在艺境

人情在艺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