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下死手,对华关税升至125%,中国外交部霸气回应:如果美国执意要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将奉陪到底。那么,特朗普执意发动贸易战,对华加征关税的根本动机是什么?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中国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击措施,能否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特朗普持续对中国加关税这一话题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飙称中方要是不取消对美国34%的反制关税,就将再对中国商品进一步加征50%的关税,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称,美方此举缺乏认真对话的意愿,若美方执意升级贸易战,中方将奉陪到底。仅仅过了两天,在 4 月 10 日,特朗普再度宣称,在原有基础上,再对中国商品加征 21% 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累积叠加至 125%。这一事件再次将中美贸易摩擦推向高潮,其背后原因复杂,影响深远。
第一个问题:特朗普执意发动贸易战,对华加征关税的根本动机是什么?
首先,中国在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5G通信、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快速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客观上动摇了美国长期把持的技术霸权。
如5G 基站总数突破 425 万座,数量全球第一。 5G 标准必要专利中占比 40.8%,全球第一,华为以 15% 的份额稳居全球企业榜首,中兴、OPPO 等企业进入前十。从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制裁,限制其获取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就能看出,美国担心中国在这些领域超越自己,所以通过贸易战来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其次,特朗普在“美国优先”理念下,希望用贸易战来重塑国际贸易规则,使之为美国利益服务。通过频繁使用"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试图将国际贸易体系从多边框架转向双边谈判模式。它想用单边主义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进行“一对一”谈判,要求盟友接受 “毒丸条款”迫使贸易伙伴形成对美依赖。并通过关税和制裁等手段,试图让其他国家继续依赖美元结算,从而加深对美国的依赖强化自己的主导地位。
最后,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对华强硬的贸易政策来迎合部分选民的诉求,巩固其政治支持基础。宾夕法尼亚、俄亥俄等制造业衰退州的选民,将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进口,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美国的就业和产业造成了冲击。特朗普政府为了争取这部分选民的支持,采取了对华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在国际政治方面,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美国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对其全球霸权构成了挑战,所以想通过贸易战来打压中国,保持自己在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主导地位。
第二个问题: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冲击波,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版图。其一,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扬,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中国产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因关税增加价格飙升,如美国超市里一款中国产防脱发洗发水,价格从18美元涨至30美元。为避关税,企业无奈调整供应链,转移生产基地。这一过程不仅需重建生产设施、培训新员工,极大增加运营成本,还会引发全球供应链混乱,致使产品供应和交付时间难以保障。
其二,美国的关税措施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促使各国重新调整贸易伙伴和贸易结构。原本依赖中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积极寻觅新贸易契机,加强与其他区域合作。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可能加大与欧洲、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这将推动全球贸易格局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原本以中美贸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全球贸易格局,逐渐变得更加分散,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复杂。
其三,关税使商品价格攀升,引发通货膨胀,严重削弱消费者购买力。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苹果手机现在的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当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相当于给每个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这种价格上涨通过国际贸易传导至其他国家,像欧盟转口中国商品需额外支付美国关税,导致德国汽车制造商采购的中国产电池管理系统价格上涨,最终每辆电动车成本增加,引发全球范围内物价上涨。
第三个问题:中国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击措施,能否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
中国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击措施,犹如一记记重拳,对美国形成多维度威慑,极有可能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
一方面,冲击美国产业,引发内部压力。中国反击措施直击美国产业要害,致使美国企业和农民利益严重受损。2018年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当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暴跌70%,出口额骤减约40亿美元,大豆期货价格降至9年最低,美国中西部6个州农场破产率飙升30%。美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积聚,4月5日,全美50个州爆发“住手”大规模抗议游行,150多个团体、数百万人参与,高呼反对关税口号。这些受损群体和民众的压力,会迫使美国政府重新审视贸易战。
另一方面,彰显坚定决心,促使美国权衡利弊。中国在贸易战中坚决反制,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限制美国企业在华准入,清晰表明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让美国明白中国不会轻易屈服。美国在贸易战中经济增长已受影响,若继续升级,将面临更大经济压力。在衡量贸易战成本与收益后,美国极有可能重回谈判桌,寻求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结束这场两败俱伤的贸易战。
总而言之,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不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击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尽管贸易战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正如孟子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美国仍在关税壁垒中打转时,中国已通过进博会、一带一路构建新的合作范式。历史终将证明,保护主义没有赢家,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