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抓住那位史文恭,谁……”
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晁盖临终时留下了遗言。他的话虽未说完,但看过《水浒》的观众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图是:谁若能抓住史文恭,谁将成为下一任梁山的首领。
最开始我听到晁盖这句话时,感觉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当我再次观看98版《水浒》的时候,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才意识到晁盖在临终之际,已经对宋江产生了“杀意”。如果不是由于宋江的势力庞大,他绝对不可能登上那个首领的位置!
关于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结论,观察晁盖临终时周围人的反应便能明白!
其一:宋江的一句话,加速了晁盖的死亡!
大家都知道,梁山中最反对招安的就是前任首领晁盖,他对此行为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在晁盖看来,朝廷提出“招安”的这一手段,旨在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拆解梁山势力,以便让梁山自动走向覆灭,而无需出动军队。
其次,当初截取生辰纲的时刻,晁盖就注定不会选择归顺官府。此外,晁盖之所以能够成为寨主,全靠他那种义气深厚的作风,他根本无法理解官场中的那些复杂规则。
宋江在许多方面与晁盖相比显得不够出色,智慧和勇气上他都远逊于对方。因此,在处理招安问题时,晁盖的见解要比宋江更为深刻。
然而,晁盖在临终之前才意识到宋江的野心。在愤怒之下,他加速了自己的生命终结。当晁盖被史文恭射伤抬回梁山时,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他立刻召来了宋江讨论后事。
临终之际,晁盖说道:“我去世后,请将我安葬在梁山,让我与各位兄弟们昼夜相伴。”
晁盖的话进一步印证了他对“招安”的反对态度,以及他对于梁山兄弟情谊的深厚。即便在去世后,晁盖仍然选择葬于梁山,他生前是梁山人,死后也是梁山之鬼。作为梁山的首领,晁盖不仅仅是一位大哥,更是其精神的支柱。
然而,这些话如果传到宋江耳中,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在宋江看来,只有“招安”才是梁山的最终归宿,而晁盖这么说,无疑表明他完全没有招安的意图。
当宋江听到晁盖的话时,连连摇头,并说了一句让晁盖更快走向死亡的话:梁山再大,也无法容纳哥哥的英灵。哥哥一生义重如山,留名青史,不应被后人视作贼刀草寇!
不得不提的是,宋江将“人际交往”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在赞美晁盖,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宋江实际上是在彰显自己的“野心。”
什么叫“承受不了哥哥的英灵”,又何谓“不能让后辈视作贼刀草寇”?既然已经投身梁山,便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然而宋江却说出了这样的言辞,明显是将梁山众人逼入绝境。
宋江在说这句话时,其实是比较“含蓄”的,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作为晁天王的晁盖,自然能够察觉到宋江的心意。
晁盖现在感到力不从心,深知自己时日不多,只想为梁山的兄弟们争取一个好的结局。然而如今他已陷入这样的境地,实难改变现状。听完宋江的话,他怒火中烧,不禁咳嗽出声,眼角也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晁盖希望能被埋葬在梁山,但宋江却因“虚名”的理由想将他的遗体搬离梁山。作为重情重义的晁盖,怎能接受这样的说法?愤怒之下,他的病体进一步恶化。
然而,宋江接下来的话语才真正显露了他的野心,同时也让晁盖看清了梁山的最终命运,因此,他当机立断,决心阻止宋江。
其二:晁盖在临终前洞察了宋江的雄心,同时也明白了梁山的最终归宿。
说完那句话后,晁盖气得无言以对,但宋江看到这样的局面,还是不断施压,让晁盖的内心再次受到重创。
宋江说道:弟弟想请教哥哥一句,如果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梁山未来会如何呢?
宋江的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他的真实想法。他此刻在心里想着:我已经不再隐瞒,直接摊牌,我渴望归顺朝廷。
宋江所说的话显而易见,如果不接受招安,梁山的未来何在?只有接受招安,梁山的兄弟们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因此,宋江这番话可以说是“义正词严。”
作为晁天王,晁盖自然对招安之路有所了解,但在他看来,这条道路绝对不可行。倘若这次招安成功,那么以后大家都会选择这个方向,朝廷又如何进行管理呢?因此,在晁盖的眼中,走上招安之路最终注定是“死路一条。”
现在的他已无力改变现状,听到宋江的话后,晁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只是朝宋江投去两瞥绝望的目光,然后闭上了双眼,仅剩泪水在眼角不断滑落。
宋江在梁山待了相当一段时间,他清楚晁盖对“招安”二字的厌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宋江与晁盖面对面交谈,生怕晁盖走得太慢。
其实按照晁盖的初衷,在他离开后,是想把梁山托付给宋江来管理。然而,听到宋江说的这两句话后,晁盖立刻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不能让梁山落入宋江之手,因此才留下了接下来的八字遗言。
其三:晁盖在临终时的八字遗言,表明他对宋江产生了“杀心”。
宋江刚说完这两句话,吴用便向晁盖施加了压力:“山寨不能没有领导,兄长有任何指示,请尽管提。”
晁盖听了宋江的两句話,愣住了,吴用也开始参与争论。作为梁山上智商最高的一类人,吴用理应懂得晁盖与宋江双方的心思。显然,宋江的话已让晁盖怒从中来。
吴用不仅没有去安慰,反而在此时逼迫晁盖立下遗嘱,这种行为说明他早已和宋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吴用这么一说,晁盖心里已经有了些猜测。不过,为了梁山,他依然做出了最终的选择。他先是指了一下射中他的那根箭,宋江见状便直接将箭递到了晁盖手里。
最终,晁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道:谁抓住了那史文恭,谁……
晁盖虽然没有将这句话说完,但在场的观众都能领会他的意图。他的意思非常明确,若想在梁山上占据最高的位置,就必须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实际上,晁盖起初打算把领导权交给宋江,但宋江之前说的几句话使他改变了主意,毕竟带领梁山的人投降,无疑是将他们送向绝境。
重情重义的晁盖不希望梁山遭遇这样的结局,因此才做出了这个选择。要知道,史文恭在梁山中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出色的。
“霹雳火”秦明在梁山的实力并不弱,但是在史文恭面前,连二十招都撑不过去,这足以说明史文恭的战斗力极为强大。然而,晁盖却宣布谁能抓住史文恭,谁就可以成为梁山的大哥。
大家都清楚,宋江的战斗力并不出众,让他活捉史文恭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要求实际上是晁盖为了避免梁山被宋江所拖累而设下的,目的是阻止他成为第一把交椅。
如果此时晁盖仍具备战斗能力和自理能力,他必定会毫不留情地对宋江下手,因为梁山的兄弟们是晁盖的重要依靠,而宋江的行为无疑是在将他的兄弟推向危险之中。如果晁盖还有反抗的力量,绝不会犹豫就会出击。
可惜的是,宋江当时势力强大,而晁盖已无反抗的可能,只能采取这样的极端措施,以阻止宋江登上领导的位置。
当时在梁山,林冲是最有可能抓住史文恭的人,但宋江一派的力量最强。如果直接让林冲接任,恐怕他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因此才说了这句话。
然而,当晁盖离世后,众人又怎能记得他的临终嘱托呢?宋江一边哭泣,一边把鼻涕擦在袖子上,轻而易举地说服大家将他推选为寨主。
假如晁盖当时离开时,武松、鲁智深等人在梁山上,那么梁山的局势和命运可能会有显著变化。
对此,各位观众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