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下中外大师素描·品美育美教精神

艺展名家 2024-04-08 13:21:01

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布洛欣列宾美院绘画系教授俄罗斯艺术家联盟成员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成员美国肖像画家协会(ASOPA)成员美国肖像画家协会(PSA)成员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布洛欣(俄语:НиколайДмитриевичБлохин)的一生都与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紧密联系着。他一毕业就留校任教,担任素描系的老师。布洛欣的作品经常在欧洲、中国,尤其是美国展出,期间曾在美国的纽约、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圣塔菲、卡梅尔、拉斯维加斯举办过30多场个人展览。他参加过两次最知名的国际肖像画比赛:一次是2002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美国肖像画家协会(ASOPA)国际比赛,布洛欣赢得了该比赛的大奖;另一次是2004年在波士顿举办的美国肖像画家协会(PSA)国际比赛,他也获得了金奖。对尼古拉·布洛欣来说,他的展览生涯中特别重要的一次展览是在伟大的俄罗斯美术大师尼古拉·费申的故居及其工作室——陶斯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个人展览(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市)。近期,大师在俄罗斯也举行相当多的展览,这让他的名字在本土也闻名遐迩。1982–1986年,尼古拉·布洛欣就读于列宾美术学院附属列宁格勒美术中学。1989年考入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1995年毕业后,在列宾美术学院维克多·约瑟夫维奇·雷赫特教授的创作画室里实习并教授素描。1998年博士毕业,留在列宾美术学院素描系V·V·彼门诺夫教授的画室任教。1996年起,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成员。2002年起,美国肖像画家协会(ASOPA)成员。2004年起,美国肖像画家协会(PSA)成员。

读艺展名家杨国祥的素描,素描是写实绘画的基础,它的创作往往离不开对光影的感知和对事物结构的理解,运用画笔对明度的调整,将体感与质感变奏结合,赋予黑白画面生命力和感染力,是素描独有的魅力。在西方绘画中,素描是对光影最纯粹的分析,也是绘画对科学理性的客观表达。而在中国人的审美里,总有一层朦胧而写意的面纱覆盖于理性科学的光影表达之上,因而,优质的国人素描更继承了中国绘画的衣钵,将线的运用结合到素描的创作中。杨国祥的素描就是这样。纵览杨国祥的素描,生动的情景感迎面而来,光影的营造似乎让每个人物都有了底色,虚实对比赋予画面十足动感,让黑白沉重的素描多了一丝清透舒朗。这得益于他对事物结构的深刻理解,也体现出他丰富的写生经验。一般来说,对素描的把握在于用坚实的线勾画亮面的轮廓,暗面的轮廓线则压上暗调子,把握好虚实效果,光感、体感就会强烈,加之对描绘对象体面结构的理解,只要在勾勒轮廓的基础上强调明暗交界线,质感便会自然流露。杨国祥的素描准确把握了这样的方法,当然,这中间还要有丰富的绘画经验进行抛光打磨,才能让一幅黑白素描富有像彩色画面一样宽广的语境。杨国祥的素描在一定程度上就有这种语境的表达,他善于抓住对象的某个表情,或一抬眼的温柔,或一个喘息的哀叹,抑或一个狰狞的瞬间,一下子就让画面有了故事感。他的素描不光是对光影的崇拜,更是线面结合的多层次追求,就像某个手部的刻画,几乎没有碳铅的调子,仅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勾勒出体和面的起承转合,抑或是对发丝的刻画,用手指和碳铅在纸面上的摩擦营造一个暗面,再用几个生动的线条表现出发丝的造型,头发的厚度和随风舞动的样子就跃然纸上。一个对比鲜明且饱含动感的素描作品,很难不从一众素描中跳脱出来。杨国祥笔下的众生相,像似定格了故事的某一帧,前面有很多铺垫,后面还有故事要继续,在纯熟的技法下饱含对人和这个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无论是酣畅淋漓的皴擦,还是对明暗变化的精雕细琢,都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让人体验一把解读黑白画面的快乐。杨国祥,1974年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进修于清华美院,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工作,出版系列美术教材,参加国内外诸多油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代表作《海妹子》《海防团》《光华轮》《红色凤凰》《中条山战役》等

▲俄罗斯素描大师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布洛欣

中国素描名师杨国祥

▲画室户外一角

▲杨国祥写生布洛欣素描头像

▲杨国祥写生布洛欣素描头像

▲情意浓浓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布洛欣素描作品欣赏

▲杨国祥素描作品欣赏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