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月29日),360集团(SHA: 601360)全新升级的大模型搜索产品“360 AI搜索”移动App版本正式上架多个应用商店。
这是继去年数字安全与发展高峰论坛上360首次推出大模型产品后,时隔一年正式推出落地的AI产品。
横跨12年,周鸿祎依然对搜索市场念念不忘。相比老对手百度的“文心一言”,“360 AI搜索”虽迟但到。
据Statcounter最新数据显示,360搜索的市场份额为6.43%,已超越腾讯搜狗的5.01%,位列第三。第一分别是百度的66.52%和必应中国的13.32%。
反观百度这边,本月中刚刚经历了一场因一篇学术论文而引发的“血案”,导致股价大跌11.53%。
起因是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某研究实验室在百度文心大模型和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上测试AI系统。对此,有猜测认为美国政府或会因此针对百度采取制裁措施。
很多国内网友不怒反喜,认为美国如若制裁恰恰说明了百度的技术具有独创性壁垒。
次日,百度却发表澄清公告称,未与该学术论文作者合作或提供任何客制化服务。
这篇学术论文提到的GPT3.5、GPT-3.5-turbo、GPT4、HTML-T5和百度ERNIE Bot等几种大型语言模型(“LLM”)。其中ERNIE Bot可供公众使用,这篇由中国大学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只是描述了作者如何利用任何用户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交互的功能来构建提示并接收LLM的响应。
不过,AI相关概念作为今年资本市场无可替代的大热门,相关科技股表现强劲是毋庸置疑的。不然李彦宏也不会霸气提出“十年千亿押注AI”,早早让百度在AI大模型领域布局深耕。
去年年底,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文心一言用户规模已超过1亿,看上去发展势头良好。但百度作为BAT三巨头之一,肯定是无法将宝押在单独某项业务上的,更何况当下的AI只会烧钱,能否盈利尚未可知。
那么,百度当下的重心究竟在哪?此前被李彦宏给予厚望的一些业务如今又境遇如何呢?
自动驾驶,李彦宏的旧玩具?2023年底时,据多家财经媒体报道称,百度无人驾驶部门大面积裁员,比例不详,原因是没有车厂愿意量产。百度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裁员的消息属于谣言”。
但事实上,早些时候掌管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六年多的李震宇宣布退出、转岗为CEO助理及集团科技伦理委员会主席等“虚职”,他的北航师弟、IDG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王云鹏接棒晋升为IDG负责人。两人均向李彦宏汇报。
搜狐科技的报道称IDG在同期至少有四名核心业务负责人离职。
自2015年成立事业部以来,智能驾驶业务一直被视为百度的战略核心。将近十年的时间,从L2到L4持续投入,每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都是宣传的C位。
但随着2023年,与百度深度绑定、采用异业合作的威马破产清算,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顶流比亚迪宣布放弃与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合作协议,转向自研。百度智驾商业化的道路似乎陷入了困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日,东风岚图突然宣布与华为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当天就有百度IDG研发部门的员工表示,“IDG内网哭了一片”。有部分百度IDG员工担忧,此次岚图与华为合作,或意味着岚图与百度的合作将减弱。
当然,百度方面的相关负责人依旧向媒体表示,岚图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并不会影响百度与岚图的合作关系……
有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就指出,百度缺乏缺乏建立种子用户的思维,也远没有华为的公关能力更缺乏其决心。
“就拿问界来说,华为付出的远比赛力斯要多,同时收益远远不能覆盖投入。但种子用户培育出来后,其他车企就好说多了,这就是软件产品0-1研发的必要。核心还是缺乏种子用户的示范效应。这次极越01(联合吉利)降价3万,就能看出百度的醒悟,但这个力度显然还不够。21.99万的起售价还是没有绝对吸引力,如果再来个限时补贴2万,起售价19.99万,长续航23.49万,爆款就基本定型。这种子用户就基本树立起来了。后续还是应该走供应商模式,跟其他品牌谈智驾系统合作,应该就好谈多了。”该人士表示。
投入十年,烧钱无数,也难怪百度将内部的资源重心开始从智能驾驶转向文心一言。
商业化困境严重的自动驾驶,注定成为李彦宏的旧玩具。
文心一言是否撑得起李彦宏的野心?放弃了自动驾驶,那么问心一言又是否能撑得起李彦宏的野心?
要知道,AI相关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是当下的现状。
1月12日,微软以2.89万亿美元市值超过苹果公司,重登全球市值最高企业宝座。
微软之所以能够站上榜首,主要归因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去年曾花100亿美元投资OpenAI。
而百度这边也将自己定义为一家AI公司。
刚刚公布的2023Q3财报显示,其三季度实现营收344.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66.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72.67亿元,同比增长23%,超出市场预期62.77亿元。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三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百度正在用文心大模型重构广告系统,包括生成式创意、生成式定向等服务,这些举措有望在四季度带来数亿元人民币的增量收入。
除了基本盘传统的搜索和广告业务外,百度过去几年在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确实是在持续转型。而这些业务也在近年来迅速增长,构成了百度业绩新的增长点。
财报显示,2018-2022年,百度的非在线营销收入从57亿元增长至259亿元,复合增速达46%,收入占比从7%上升至27%。
文心大模型目前已经迭代至4.0版本,其理解、生成、逻辑、记忆四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中文综合能力或达到GPT-4相近的水平。
光大海外指出,文心大模型有助于提升百度在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望重塑包含广告、云等多个业务,为公司营收拓展想象空间。
但文心一言也不是没有过翻车的经历。此前,就有网友在测试文心一言生成AI图片时发现可能有“套皮”嫌疑,例如用中文提示词生成的图片非常诡异,疑似是将提示词翻译为英语再生成,后台是其他的服务商。
对此,百度也没有解释过文心一言图片生成功能背后的技术原理,或者开源相关技术,而是简单地回复了一句“符合行业惯例”。
事实上,为百度奠定AI的基石的是早已离去的“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陆奇。在他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期间,一方面砍掉了医疗广告、外卖等不聚焦的业务,一方面提出“All in AI”战略,将百度快速拉回到它最擅长的技术领域。
不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如今的文心一言,都可以看作是陆奇的遗产。
但陆奇的离去到底还是给百度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IDG的困境迷茫,文心一言的叫好不叫座多多少少有其原因。
“未来AI创造的新职业机会,就像马车时代看现在的滴滴一样,广阔而无法想象。”李彦宏曾在文心一言的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上一次他这么说,还是2017年在自动驾驶系统Apollo的发布会上。
押宝电商业务百度要做电商?!
是的你没听错,李彦宏最近半年,经常在百度内部提到电商业务,并表扬AI电商的成绩很亮眼。
2024年新年伊始,他的新年OKR(目标与关键结果)也更新了:电商被排到了更前列的位置,并被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继抖音电商、拼多多、小红书挤进电商赛道,百度也回归电商领域了。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2022年下半年,百度最高决策的虚拟组织Estaff拍板,成立了电商事业部。
Estaff当时的考量是,百度拥有6亿多月活的APP(应用),全国范围内流量能排到前几名,并且百度AI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需要新的场景实践。那时高德、小红书都开始做电商了,还没有建立大规模电商闭环的大公司,只剩百度。
此前百度没有独立电商部门,只在商业部门下属有小团队做电商业务。当年12月,电商事业部成立时便被列为一级部门,权重提升。在公司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电商业务获得了巨大的资源、费用以及人力关注。
不过,百度也并没有想要重造一个类似淘宝、京东样的传统电商,而是基于现有的资源,再辅以AI对电商进行服务和效率方面的提升。
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曾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百度电商并没有打算做一个类似京东、淘宝的APP,我们还是依托百度APP。”
在此前举办的百度电商生态大会上,百度电商推出了升级版智能导购助手、慧播星等产品。这两个产品背后都依托于百度的AI技术。
电商是块肥肉,李彦宏深知这一点,但过去百度在电商领域总是摸不到门。
早在2007年,百度就开始尝试发展电商业务,希望把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对接起来,从电商板块中挖掘出新的业务增长点。百度先成立了“有啊”商城,通过来电付费推广(PPC)、展现付费推广(PPD)(竞价推荐页推广位置)两种模式收费。
“有啊”关闭后,百度复制乐天日本商务模,与日本电商网站乐天合资开设B2C网站乐酷天。但由于合资管理链条过长,且其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中国也宣布关闭。后来,百度陆续上线了百度未来商店、百度VIP、百度MALL,都并未溅起太大的水花。
尽管如此,百度对于电商的摸索从未停止。一路死磕却始终没有起色,李彦宏为什么那么执着?
原因应该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因为百度的基本盘广告业务增长滞缓,而花大精力投入的AI广告目前还无法取代传统营收;另外一方面,作为BAT之一的巨大流量入口,百度始终无法将其转化沉淀在自身的电商业务里,而是只能为他人作嫁衣(京东、阿里、拼多多)。反观字节这边依靠抖音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电商(抖音商城),说李彦宏不眼红那肯定是骗人的。
对李彦宏而言,AI给了百度新的机会,毕竟电商领域早已不是阿里一家独大,铁板一块了。
马云最近也说,“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百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同时,还发布了委任京东集团CEO许冉担任独立董事,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作为京东集团的CEO,担任百度公司的独立董事,许冉有了两家公司高管的身份,其意味再明显不过了。
过去常说,BAT三巨头中百度掉队了,李彦宏虽然没有公开说过什么,但心里肯定是不服的。刚刚经历了收购YY失败,自动驾驶前景不明等一系列挫折,也许留给百度的时间并不多了。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