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和深圳,一南一北两座计划单列市接连迎来非洲国家元首来访。
9月7日,塞内加尔总统法耶来青访问。
同一天,9月7日,加纳共和国总统阿库福-阿多到访深圳。
再往前,9月3日,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率代表团到青岛市进行访问。
同样在这一天,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到访深圳。
这些国家元首都是来参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51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2位总统代表出席峰会。
峰会前后,一些到访的非洲元首还借此机会到访其他城市参观交流。
按照新华社的说法,一方面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实地参观交流,另一方面则是有针对性的展开合作交流。
比如,塞内加尔总统法耶和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到访青岛期间,都去了青岛港和海尔集团。
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到访深圳期间,出席中资企业高级别圆桌会并参访比亚迪等深圳企业。
对于深圳这样一座拥有众多全球科技巨头和产业链配置中心的城市来说,国家元首的到访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以来,已先后有18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访深圳,比过去两年的总和还多。
而对于青岛来说,除了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到访的多位上合国家元首,青岛自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很少有国家元首单独到访。
今年7月13日到15日,对中国正式访问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也曾到访青岛。
虽然到访的都是相对不发达国家,但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形势,这很可能也是国家层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
巧合的是,不管是青岛两大家电巨头海尔和海信,还是美的、TCL等,明显加大了非洲市场的布局力度。
而短时间内,青岛接连迎来三位国家元首到访,背后是新发展格局下青岛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1
国家元首之外,这段时间青岛还密集迎来了多国外国使团的访问。
这其中,既有与青岛联系密切的日韩、东南亚国家,也不乏中东、欧洲国家。
据报道,自6月份以来,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接连会见了韩国驻青岛总领事柳昌秀一行、阿联酋驻华大使哈马迪一行、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一行、泰国驻青岛总领事商唐一行、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切尔维亚科夫一行;再往前,今年2月,会见了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一行。
再看全国其他城市,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厦门,今年同样迎来外国使团访问潮。
种种动作,无不透露出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变化:
以地方对外交流为契机的扩大开放合作,切入精准、落地性强已经成为当前开放的新范式。
以青岛为例,这段时间到访的三位国家元首,在青岛参观交流的目标都非常明确。
比如,9月3日到访的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率代表团先后对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总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进行了参观访问。并与海尔集团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与山东港口青岛港签署了友好港合作协议。
9月7日到访的塞内加尔总统法耶一行则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海尔集团考察。
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在青岛考察的主题是海洋合作。马内莱一行参观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展开座谈,到访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奥海特船舶有限公司等。
在国家新的开放大局中,青岛的优势还是围绕港口、家电和海洋领域展开。
2
先来看港口。
青岛对外开放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港口。
依托港口优势,青岛一直都是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从东西看,青岛一方面是沿黄流域城市唯一“出海口”,另一方面则是连通日韩、上合组织中亚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重要“出海口”,;
从南北看,青岛所在的山东是国家明确的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这一特有的对外开放禀赋,也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踏板。
今年5月,高层视察山东期间对港口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接下来,青岛要想最大化发挥出自身的开放价值,关键仍在于持续放大港口优势、向内不断拓宽沿黄流域城市以及上合组织中亚内陆国家的经济腹地,同时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提供港口航运支持。
比如,多哥总统福雷一行前往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进行参访,并签署了洛美港与青岛港的友好港合作协议。
位于多哥共和国的洛美港是西非第一大港。青岛港与洛美港之间也拥有一些合作,比如多哥的可可豆、热带水果、本地手工艺品等途径地中海航线到达青岛港。
根据相关报道,如今洛美港正在进行一些自动化的改造工作,与青岛港的合作不仅可以让经贸合作更加顺畅,也能够学习和借鉴青岛港自动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从而通过合作提升洛美港的自动化水平。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非洲进出口货量同比增长8%。据了解,当前山东港口青岛港已开通至非洲集装箱航线9条,重点服务机电产品、橡胶制品、化工品等生产资料出口和非洲矿石、木材、纸浆等大宗商品进口需求。
3
再来看家电。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前后,青岛两大巨头海尔和海信都存在感十足。
海尔集团接连迎来了两位国家元首的到访。
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则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这背后,是海尔和海信对非洲市场的重视程度。
今年7月18日,海尔智家与瑞典伊莱克斯集团签订相关交易文件,以24.5亿南非兰特(折合约9.8亿人民币)的企业价值,收购后者旗下南非领先的热水器制造商ESA的100%股权并接收其家电业务人员。
对于海尔来说,在美国、新西兰等6个主流国家实现了市场份额的第一位、连续8年成为欧洲市场增长最快的家电巨头等成绩周,下一步在非洲市场的开拓至关重要。
而在今年5月,在埃及总统见证下,海尔埃及生态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设计总产能将超150万台,品类包括空调、洗衣机、电视、冰箱、冷柜等。
海信同样在埃及新落子了产业园。
当地时间8月8日,在埃及总理见证下,海信埃及电视工厂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据介绍,海信埃及电视工厂项目占地约200亩,预计2025年投产。除满足埃及本地需求外,还将出口至阿盟、北非、东非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扩大至西非、欧盟和美洲。
此前,海信已于2013年与中非发展基金共同投资建设了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成为南非40年来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工厂,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
换句话说,青岛两大巨头海尔和海信,在非洲的布局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一南一北的南非和埃及。
对于海尔和海信,这一布局一方面看重的是非洲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在全球贸易争端下为进入欧洲乃至全球其他市场下好先手棋。
此外,两大巨头在非洲的布局也同样从家电领域延伸到其他板块。
据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透露,在摩洛哥,海信旗下的三电株式会社,正在筹建汽车空调产品新工厂,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提供热系统解决方案,将助力摩洛哥汽车产业发展至新的阶段;海信新收购的科林电气公司的智慧电气产品,也进入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海信智能交通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出海埃塞俄比亚。
海尔则在医疗卫生领域与非洲国家有着密集合作。
9月3日,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一行到访海尔生物医疗,参观了企业的智慧实验室、智慧用血、智慧公共卫生、数字医院等场景方案。当天,双方还就深化在样本存储、疫苗接种、血液管理等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展开交流,并在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此前,海尔生物医疗就通过与多哥卫生部、国家卫生研究所、公立综合医院、大学,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多家公立机构合作,积极参与了医疗、实验室基础建设及基础免疫、新冠疫情防控等多个项目。
此外,在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海尔生物医疗围绕疫苗安全等都有重要项目落地。比如在埃塞俄比亚,海尔生物医疗服务于非盟疾控中心,参与打造非盟首个P3等级实验室建设,助力非洲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
4
作为青岛开放优势的港口和家电,只有联动起来,才能找到青岛在全新开放格局下的增长动力。
一个例证是,今年6月1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与海信集团、海丰国际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岛港的航运贸易优势,海丰国际的物流供应链优势,与海信在全球出海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需要结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
青岛只有以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为目标,不断强化物流供应链能力,以此提升青岛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能力,才能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今年以来,青岛围绕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做了很多努力。
一方面,由市级领导“挂帅”,顶格推进物流业的发展。
7月28日,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强物流枢纽功能,优化港口基础设施,拓展海上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沿黄达海开放大通道,为广阔腹地打造便捷的“经济出海口”。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由市委书记曾赞荣、市长赵豪志担任“双组长”,市政协主席孟庆斌担任执行组长。而在此之前,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已担任青岛现代物流产业链“链长”。
另一方面,国家财政也给予青岛大力支持。
根据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青岛市成功入选,将获得中央财政10亿元奖补资金支持。继青岛去年晋升“四型”国家物流枢纽、2021年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后,国家层面再次给到青岛真金白银的支持。
现在来看,青岛以港口为纽带、以家电等优势产业为基础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已经到了关键时期。